作者:Mark Bartlam 来源:《核酸研究》 发布时间:2011-10-31 10:49:58
选择字号:
科学家发现一核酸外切酶关键作用机制
 
来自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香港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针对一种关键碱性核酸外切酶,分析了其生化及生物物理特性,发现了这种酶的关键作用机制,这对于进一步解析DNA重组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上。
 
碱性核酸外切酶,以及单链DNA(ssDNA)消化蛋白(SSAPs)是许多原核生物,噬菌体,以及病毒状遗传元素中,DNA重组和修复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从近期完成的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um)香港海鸥型菌(Laribacter hongkongensis)HLHK9菌株的基因组序列中,研究人员发现这一3.17Mb大小的基因组有编码碱性核酸外切酶(LHK-Exo)和SSAP (LHK-Bet) 可能同源异构体。
 
为了解析这些关键元素的特性,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分析了LHK-Exo重组蛋白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及结构上的特性,并通过结构导向突变分析,探讨了其中不同残基的活性,指出两个保守性金属离子催化机制也许是这种碱性核酸外切酶的关键所在。
 
LHK-Exo能消化线性双链DNA分析,这种外切酶特性需要pH8.2的碱性环境,以及Mg2+或者Mn2+金属离子。研究人员获得了LHK-Exo晶体结构(分辨率1.9Å),并从中分析LHK-Exo的特性,以及关键作用机制,这对于进一步解析DNA重组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来源:生物通 万纹)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蒲瓜基因组组装研究获进展 《自然》(20241205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潮汕环线高速京灶大桥主桥完成荷载试验 植物入侵影响热带珊瑚岛土壤碳库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