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植物小桐子(Jatropha curcas)又名小油桐、麻疯树、膏桐等,适于在干旱、贫瘠的荒山或坡地种植,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的优点,其种子含油率一般在30~40%,其油脂成分非常适合生产生物柴油,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适宜作为生产生物柴油原料的能源植物之一。但目前世界范围内小桐子的种子产量普遍较低,生产上缺乏优良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小桐子产业的研发现状是“产业超前,研发滞后”,我国的生物柴油产业目前处于“无米下锅”的窘境,因而大幅度提高小桐子产量是目前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能源植物科研团队针对小桐子产量普遍较低的突出问题,近几年系统地开展了有关的研究工作,最近在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提高小桐子产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能源植物分子育种组的博士研究生潘帮珍在导师徐增富教授的指导下,研究发现采用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类的苄基氨基嘌呤(benzyladenine)处理小桐子,可以显著增加总花数和雌花的比例,同时可诱导出两性花,从而显著提高结果数量,最终可将每个果序的种子产量提高3倍以上。该项研究成果近期已在国际专业期刊“植物生长调节杂志”《植物生长调节期刊》(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在线发表。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和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项目的资助。(来源: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