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论文作者:周友兵等 期刊:《森林生态与管理》 发布时间:2008-5-16 13:29:18
ELSEVIER
揭开食果肉食动物传播种子奥秘

 
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周友兵博士通过无线电跟踪等分析技术,对果子狸等动物的生态习性和对种子的传播作用进行了为期四年的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尽管果子狸分类上属于食肉动物,但却是一种高度食果的灵猫科动物。根据果实季节性的可利用性,果子狸在果实和小型兽类之间出现了季节性的食物转换行为。本研究第一次实证了小型食肉动物应对食物资源空间上季节性变化采取转换觅食地的策略。本研究结果同时支持了猎物模型假设(Prey model)和生境模型假设(Patch model)。
 
灵猫科动物属于食肉动物,但其中的很多种类仍以果实为食。由于这些动物多具有隐秘的生活习性和夜行性的特征,其对植物种子的传播作用一直鲜为人知。
 
研究还表明,果子狸的家域同性间的重叠率与异性间的重叠率并没有显著的不同,说明果子狸是没有领域性的物种。果子狸的昼夜活动节律具有显著的时间变化。在夜间22点到凌晨1点具有一个活动高峰,白天8点到12点具有一个活动的小高峰,总的昼夜活动节律没有性别和月的变化。研究还表明,野生果子狸没有(半)冬眠现象,否定了前人根据饲养种群观察所得出的结论。果子狸至少取食67种野生果实,能传播66种野生种子。果子狸对不同生境间的种子交换(特别是一些大种子)、基因流动以及次生生境的恢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两种食果性食肉动物—— 鼬獾和黄喉貂都是合格的种子传播者,但在种子传播效率方面存在差异。鼬獾的粪便主要是在不利于种子萌发的微生境点,并且其具有粪便标记行为,因此鼬獾并不是一个非常高效的种子传播者。但鼬獾还能通过另外一种机制促进森林更新,即常常通过挖土取食地下的无脊椎动物,这些取食后留下的“小坑”有助于埋藏与保护种子,因而促进森林更新。黄喉貂能携带较多数量种子到较远的生境中,并且消化作用并不降低种子的萌发,因而是一个高效的种子传播者。在森林更新与恢复方面,鼬獾是一个广生境的物种,其不仅能在各生境内传播种子,而且能在各生境间交换种子,在森林更新与恢复两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黄喉貂主要在原始林及其林缘活动,因此其在次生林的恢复方面的作用甚微。
 
相关研究成果在爱思唯尔期刊《森林生态与管理》(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等学术期刊发表,根据周友兵博士的研究,中央电视台和科学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大型果子狸纪录片《寂静山谷》。(来源: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森林生态与管理》(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Volume 255, Issues 5-6, 5 April 2008, Pages 1595-1603,You-Bing Zhou,Xiao-Ming Wang)
 
更多阅读(英文)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论文 一周论文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