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海底地震经常会引发海啸。
(图片来源:physorg)
美国和日本科学家近日通过分析采集来的三维地震数据,揭示了太平洋底南海海槽下地壳的结构。这一发现有助于科学家深入了解为什么地震在海底有些地方会引发大规模海啸,而在其它地方却不会。相关论文11月16日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上。
此次研究由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地球学家Nathan Bangs领导完成。研究人员利用搜集的三维地震数据重建了岩石层和沉积物随时间破裂和漂移的情况,结果发现了两个会相助产生大规模海啸的事件。第一,研究人员证实了一个主断层(major fault)的存在,该主断层来自一个被认为会释放地震的区域,距离海底大约10公里。当地震发生时,该断层会使它上升,并使海底上下移动,携带柱状海水形成海啸,肆虐开来。第二,也是最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发现,近来断层的活动区域逐渐转向了近陆一侧,变得越来越浅和陡峭。
Bangs表示,这导致了更多的海底直接排代(direct displacement),使得海啸更容易发生。近来断层的滑动已快接近海底,很可能就是这些滑动导致了日本Tonankai1944年8.1级大地震及其引发的大海啸。
Bangs说:“最终目标是要了解不同区域发生的情况。2004年印尼海啸非常令人吃惊,至今我们尚不明白为什么那场地震会引发如此大的海啸。通过研究南海等区域,我们会得到更多的信息和更好的方法来关注其它的地区,以确定它们是否具有潜在的风险。”(科学网 梅进/编译)
(《科学》(Science),Vol. 318. no. 5853, pp. 1128 – 1131,G. F. Moore,N. L. Bangs,H. J. Tobin)
更多阅读(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