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24 15:16:08
选择字号:
他们齐聚上海,探讨AI与量子科技交叉融合

 

9月21日,以“AI量子:量子智能”为主题的浦江创新论坛专题论坛在上海张江科学城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荷兰等国的量子科技领域专家,以学术报告、圆桌讨论等多层次互动方式,探讨人工智能(AI)与原子量子计算、量子信息科学、量子线路优化、量子算法应用的交叉融合,研判量子AI领域当下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近期发展机遇,共话未来产业应用前景与合作发展。

论坛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

科学技术部五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傅小锋在致辞中指出,作为当前两大研究前沿领域,量子科技和AI的融合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论坛以“量子智能”为主题,体现了上海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的前瞻布局。他期待,本次论坛能够进一步促进全球范围内的量子科技协同创新,推动构建开放、协同、包容的创新生态。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屈炜表示,量子科技与AI的交叉融合成为科技新前沿。上海市将瞄准量子智能这一交叉前沿,充分调动各类资源,全面汇聚各方力量,为科技创新与未来产业发展营造最优的服务,提供最好的环境。

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余刚介绍,在量子领域,复旦大学已成立“微纳与量子计算机研究院”“理论物理与信息科学交叉中心”等前沿平台,取得千原子阵列、高效量子指令集与AI调控方案等成果,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论坛上,上海量子人工智能联合体、上海量子科技装备产业创新联盟宣布成立,上海量子计算十大应用场景发布。

其中,上海量子人工智能联合体由复旦大学、上海期智研究院、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12家科研机构和若干量子领域优势企业组成。据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李晓鹏介绍,未来五年,该联合体将重点开展量子人工智能学科交叉研究,突破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与重点应用,培育高水平量子人工智能交叉人才团队。

上海量子科技装备产业创新联盟由上海科学院牵头,集聚长三角地区量子科技领域的重点企业及部分科研机构,肩负“产业集聚、攻关协同、标准制定、生态打造”四大核心使命。上海科学院院长孙真荣表示,联盟成立旨在加强量子装备产业全链条协同,以关键元器件研发、核心装备攻关为重点,提升我国量子科技装备整体竞争力,加速量子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上海量子计算十大应用场景则覆盖了电力、金融、物流、新能源与生物医药等领域,不仅聚焦实际应用需求,更致力于展现量子在解决复杂问题与推动未来产业变革中的巨大潜力。国网上海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主任潘爱强介绍,上海电力已经在研究量子计算优化的可能性,目前正在加速探索量子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将积极融入上海市量子科技的整体布局,为上海超大型城市电网的更安全、更绿色做出努力。

论坛还汇聚了众多顶尖科学家、企业家的参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杰出教授Arieh Warshel发来视频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院长俞大鹏,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谢希德讲席教授龚新高,分别围绕“量子与AI的时代展望”“量子计算技术前沿与产业发展趋势”和“人工智能驱动的物理学”作主旨报告。

本次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复旦大学承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在人类骨骼内部发现微塑料 首个由AI设计的病毒问世
首次揭示深海热液动物“以毒攻毒”的机制 大连化物所研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