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玛加,王雯静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5/9/22 8:56:58
选择字号:
我国首台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启动建设

 

本报海西9月21日电(记者万玛加、王雯静)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该望远镜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牵头建设,其15米口径的高精度天线面板,可支持高频段亚毫米波观测,配备有大视场多色相机、三波段超外差接收机、460GHz多波束接收机等先进的科学仪器,支持宽频段、广视场和高灵敏度的观测。

“我们通常会把波长介于0.1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定义为亚毫米波,在这个波长范围之内隐藏着可见光和近红外所看不到的一些秘密,如星际尘埃的舞动、分子气体的分布以及恒星的诞生和成长。”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研究部主任李婧介绍,传统的可见光望远镜难以穿透宇宙间的尘埃,而亚毫米波观测不仅能揭示星系形成与演化的规律,还能追踪生命相关分子的起源线索,对于研究恒星与行星的孕育将起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在亚毫米波天文观测方面相对薄弱,缺乏自主建设、可常规运行的观测设施。为填补这一空白,我国科研人员经过不断论证、测试,于2022年正式立项建设一台15米口径的亚毫米波望远镜,以支撑我国天文学前沿研究。

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建成运行后,将推动我国在星系形成与演化、银河系结构、星际化学和时域天文等领域实现突破,该设备也将成为大气科学、大容量星地通信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平台。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个由AI设计的病毒问世 首次揭示深海热液动物“以毒攻毒”的机制
大连化物所研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科学家揭示蛋白药物稳定性的普适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