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20 11:45:51
选择字号:
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在沪成立

 

9月20日至21日,作为第十八届浦江创新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介观脑图谱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办。会议聚焦“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研究,旨在以更加开放的理念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近3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国际脑科学前沿发展。

此次会议也是“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的成立大会,会议宣布联盟成立,并举行了联盟成员单位的签约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联盟主席、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就联盟的总体规划和目标任务做了报告,并正式发布《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白皮书》。

联盟成立仪式。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

蒲慕明介绍,“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大科学计划是中国凝聚全球脑科学核心科技力量、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举措之一,将助力中国在国际脑科学领域发挥引领作用。自2020年科技部在上海召开“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大科学计划启动前期工作座谈会并宣告成立中国工作组以来,该计划已凝聚一批全球顶尖科研团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并持续扩大国际合作网络。目前,中国在介观脑图谱绘制核心技术和资源整合方面已发挥引领作用。

联盟作为“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大科学计划的执行组织,现已汇聚中国、美国、英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118名成员,成员分别来自60余家全球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联盟还吸纳了多个国际同步辐射光源中心,包括日本的SPring-8、泰国的SLRI、约旦的SESAME等。

《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白皮书》对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未来十年的核心任务进行了系统布局。总体目标为构建一个全球性、开放协作的科研网络,协调技术开发和脑图谱研究的国际力量;统一技术标准与数据规范,促进图谱绘制技术、关键设施、分析技术的全球共享。在人类和非人灵长类脑图谱研究领域最终实现三大里程碑:一是绘制首个全面的具有细胞类型特异性的灵长类全脑介观联接图谱,揭示支撑认知功能的神经网络架构原理;二是通过整合单细胞和空间转录组、蛋白质组、表观遗传组等数据,建立单细胞分辨率、多组学的灵长类脑细胞图谱,揭示全生命周期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细胞多样性的系统表征;三是绘制突触的精细三维结构图谱,识别与认知等脑功能相关的突触特征标记,揭示与衰老及脑疾病相关的突触超微结构。

会议期间,来自10多个国家的30多位知名科学家围绕“神经联接图谱”“突触联接组”“人脑图谱”“AI工具及数据整合新技术”等专题开展学术报告交流,分享了脑图谱领域的关键突破,分析了未来的前景和挑战,探讨了脑图谱在神经科学、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此外,本次会议专门设立“产业圆桌论坛”,汇聚了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代表,围绕“高通量高精度全脑细胞图谱绘制”“高分辨率大规模全脑成像技术研发”“海量脑图谱数据处理”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海南大学、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个由AI设计的病毒问世 首次揭示深海热液动物“以毒攻毒”的机制
大连化物所研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科学家揭示蛋白药物稳定性的普适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