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材料科学模型驱动基础理论创新与前沿材料发现新方法研讨会”召开 |
|
?
近日,由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主办、北京科技大学承办的“材料科学模型驱动基础理论创新与前沿材料发现新方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陆建华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北京科技大学谢建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汪卫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陈立东和华东理工大学林嘉平共同担任召集人。自然科学基金委咨询委员会秘书长高瑞平出席会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副主任赖一楠主持开幕式。
陆建华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与材料计算设计、材料实验技术深度融合,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催生出颠覆性的材料研究新方法、新规律和新理论,是该领域下一步发展的关键。他强调,希望与会专家准确把握人工智能驱动材料研究方法变革的科学内涵,深入研讨、凝聚共识,真正为人工智能赋能材料科学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方法,并为学部加强在该领域的资助布局建言献策。
谢建新代表会议召集人介绍了本次研讨会召开的背景和主旨,希望与会代表认真探讨未来趋势、关键科学挑战及解决思路,积极为该领域发展提供建议。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王鲁宁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
本次研讨会设置了1个主旨报告和5个主题报告,并围绕“材料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方法创新”“材料科学大模型与智能体”等主题组织3个分会场专题研讨。研讨会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交叉领域的现状与趋势,梳理出可用数据零散化、材料人工智能算法存在“物理黑箱”、专业大模型缺失等问题,提出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创新基础研究组织模式、优化评价机制等领域发展建议,并明确了构建高质量材料数据库、研发材料专用算法、发展材料科学大模型等重点规划方向,为未来科学基金布局提供重要参考,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的深度交叉与双向奔赴。
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7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相关工作人员参加本次研讨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路大治、谭业强、马劲供稿)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