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依托自主研发的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技术,高效完成深水油气勘探航次任务,实现了我国大功率海洋电磁在深水油气勘探领域的首次示范应用。
“海洋地质六号”开展拖曳发射作业。聂兵 摄
?
该航次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等单位搭载“海洋地质六号”船实施,累计投放海底电磁接收机86台站,实现100%安全回收,充分验证了电腐蚀释放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科研人员创新干湿舱混合技术,使激发电流稳定在1500安培以上,最大激发电流达1940安培,创国内海洋电磁激发电流新纪录,大幅提高获取数据精度。该航次还同步开展了多频/多源超短基线(USBL)定位系统作业,实现海底电磁接收机精准定位,为后续跨系统USBL定位作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海洋可控源电磁发射机(左)和接收机(右)。聂兵 摄
?
记者了解到,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依托地质调查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持续开展海洋可控源电磁技术研究,并在天然气水合物、深部构造探测等领域广泛应用。
近年来,该局科研人员进一步攻克了大电流激发、低噪声、低功耗采集、深海复杂环境回收率低等多项技术难题,为精准识别流体性质和计算饱和度,提高深水油气检测成功率及可靠性提供了技术支撑,有效服务于深海油气勘探。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