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科学家描述了一种电化学方法来提高氘聚变速率。虽然这一方法距离实现能量输出超过输入仍有很远,但实验展示了用低能量电化学过程在高得多的能级上影响核反应速率的可行性。相关研究8月20日发表于《自然》。
核聚变是太阳的能量来源,涉及到两个轻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人们认为核聚变有潜力成为清洁能源,但目前的聚变反应堆还不能产生足够的聚变事件来产出比消耗更多的能量。一个控制聚变速率的因素是燃料密度:密度越高,粒子碰撞可能性越大,从而增加聚变发生的概率。有一种聚变方案通过结合磁场、温度和压力,压缩核燃料(通常是氘的等离子体,氘是氢的重同位素),使之达到聚变发生的临界状态。但这一技术还在开发中。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雷鸟反应堆。 图片来自:论文作者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Curtis Berlinguette和同事探索了一种提升氘聚变速率的全新路径——利用电化学原理。他们设计了一个台式粒子加速器,命名为“雷鸟反应堆”(Thunderbird Reactor),该装置用一束氘离子流轰击钯靶:随着植入钯中的氘浓度升高,在已植入的氘和束流中新进入的氘之间碰撞引发的聚变速率也增加,直至达到稳定状态。钯靶还连接一个电化学电池,当电池启动时,会有更多氘注入靶中增加聚变速率。平均而言,与没有电化学加载相比,聚变速率增加了15%。研究者提出,目前雷鸟反应堆每输入15瓦的能量仅能产生约1x10-9(十亿分之一)瓦。
高效核聚变目前仍然是个难题。“尽管如此,使用电化学方法来增加核聚变速率是一个重大成就。”同期发表的新闻与观点文章认为,“凭借涵盖了核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的技术进展,研究者正为利用可获取的台式核反应堆驱动低能核聚变的更广泛研究铺平道路。”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042-7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