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至10日,为期三天的第七届角膜与眼表疾病新技术创新大会、第三届国际泪膜与眼表学会中国分会(TFOS China)学术大会、第四届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干眼与眼表疾病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数字眼科智能专委会学术大会在温州举行。
大会现场。主办方 供图
?
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等机构的500余位国内外顶尖眼科专家齐聚瓯江之畔,围绕干眼及眼表疾病领域的前沿进展展开深度研讨,共商学科创新,为智慧眼健康未来擘画蓝图。
国际泪膜与眼表学会致力于推动眼表科学研究、科普与教育的深化。此次大会设24个学术板块、190场专题研讨与点评,规模及研讨深度均创历届之最。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干眼症防治面临严峻挑战。数据显示,我国干眼病患者已突破3亿人,发病率达28.5%至34.5%,成为仅次于近视的第二大眼科慢性疾病。为此,本次大会将“数智赋能干眼精准防治”列为核心议题,集中呈现前沿技术与创新解决方案。
针对干眼症高发态势,如何突破现有治疗瓶颈成为学界焦点。爱尔眼科角膜及眼表学组副组长曾庆延带来的《神经刺激治疗干眼的初步临床观察》,聚焦非药物干预新方向——神经刺激促进自身泪液分泌技术。其团队通过iTear 经鼻刺激及眶周经皮电刺激治疗干眼的初步临床观察证实,该技术具有快速起效、显著改善泪膜破裂时间及眼表染色评分等关键指标的良好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角膜移植技术的突破与术后管理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点。东北大学附属辽宁爱尔眼科医院角膜病中心主任陈铁红通过手术视频解析《风起云涌,势如破竹:DALK并发症处理》,详细呈现了一例免疫性角膜穿孔巩膜葡萄肿患者的治疗过程——面对多年治疗无效、濒临失明的独眼患者,团队通过高难度角膜移植手术精准预判并处理术中并发症,最终帮助患者重获光明,展现了复杂病例的手术把控能力。
大会期间,曾庆延还与18位国内外干眼领域权威学者共同解读最新发布的《干眼病国际专家共识》(TFOS DEWS III)。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