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至31日,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2025年广州地区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在广东科学中心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广州市花都区代表队的张晋伟等5位选手荣获大赛中小学生组一等奖,来自广州市番禺区代表队的蒋川等10位选手荣获大赛成人组一等奖,并荣获“科普使者”称号;大赛还评选出二等奖30名,三等奖45名,最佳人气奖、最佳形象奖、最佳创意奖、最佳互动奖和最佳口才奖各1名。
参赛选手与评委们合影。广东科学中心供图,下同
?
近年来,广州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工作,广州地区科普讲解大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广州这座“科普之城”的特色品牌活动。记者获悉,本次大赛由广州市科技局、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东科学中心、广州科普联盟承办,吸引来自全市的29支代表队的122名成人组选手和42名中小学生组选手参加。参赛人员覆盖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高新企业技术骨干、科普从业人员,医护人员、广大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科学传播爱好者。
选手风采。
?
从石墨烯等新型材料到神奇的基因编辑技术,从引领时代变革的人工智能到神秘的深海通信,从无所不能的无人机智能系统到充满无限可能的低空经济……大赛现场,选手们将孕育发展机遇和塑造经济新动能的产业技术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科普内容,把广州在未来产业发展中的成果向公众娓娓道来,为公众擘画了全新的未来生活。
除了高新科技,“科学守护舌尖安全”“中老年运动为何首选游泳”等备受老年人关注的食品安全、身体健康主题内容,“九天揽月新座驾”“地心钥匙——梦想号”等备受中小学生喜爱的航空深海等主题内容以及备受Z世代喜欢的“空中出租车”、数字孪生等主题内容也一次次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
选手风采。
?
广东省科学院合作促进部副主任公长春介绍,省科学院今年共有37位选手参加了预赛,11名选手入围决赛,大家参加科普讲解大赛的热情很高,科普讲解大赛对于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来说也是很好的宣传平台,科研人员通过讲解及评委的提问对自己研究的成果会有更新的认识,也让科研人员对研究的方向和侧重点有了新的认识,有利于让科研成果更好地接近生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广州地区科普讲解大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熟,参与的主体也是越来越多元,是‘全民科普’新生态的生动写照。而且今年很多选手都聚焦前沿科技成果尤其是广州本地的一些科技成果进行讲解,是实现优秀科技成果科普化的生动实践,也能很好地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成人组大赛评委、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四级职员彭万峰表示。
选手风采。
?
中小学生组评委、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黄善辉表示,从几岁的小学生到即将迈入大学的高中生都参与到这场科普赛事中来,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提升的不仅是表达能力和科普能力,更深层次的提升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探索能力、创新精神和贯穿其中的科学家精神,创新的种子一旦在这些孩子心中埋下,未来我们将收获的会是更多的优秀创新人才。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