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至31日,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安徽合肥落下帷幕。大赛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付梦印,中国科技馆、中国三星、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安徽科协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出席闭幕活动。
第十一届大赛重点围绕“智慧·安全·环保”三大主题,关注前沿科学技术、公共安全健康等领域的科研应用与普及,设置“创意作品”和“科普实验”两类项目。其中,创意作品项目设置创意作品-人机协作(大学组)和创意作品-科技改变生活(中学组)两个组别,鼓励学生发现身边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设计系统模型,创作相关作品;科普实验项目突出任务驱动,将竞赛与科普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学生面向未来,利用指定材料,自行设计并搭建装置,在指定区域完成预设任务。


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总决赛现场。中国科技馆供图
大赛于2024年12月正式启动,共设32个赛区,并在香港、澳门地区设置选拔赛;共有来自5000余所大中专院校和中学的约8.2万支团队、17.7万学生参与。经过赛区选拔,并经过激烈角逐,共有540支团队荣获各类奖项。
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于2013年举办首届,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一届,累计参赛人数约69.7万人。大赛旨在动员和激励广大学生参与科普创作和实践,促进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