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命泰和陈冲团队提出了一种全维度缺陷钝化策略,制备出了光电转换效率达到8.21%的三硫化锑太阳电池,刷新此类电池目前报道的最高转换效率纪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能源材料》。
三硫化锑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太阳电池光吸收材料。然而,溶液法制备的三硫化锑薄膜富含多种缺陷态,会影响载流子的传输并导致界面能级失配等问题,进而使得其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大都不高,约为6%至7%。
鉴于此,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基于非晶态三硫化锑薄膜中可降解苯乙基碘化铵渗透作用的全维度缺陷钝化策略,实现了晶态三硫化锑薄膜中的[hk1]取向结晶、全维度缺陷钝化(体相与界面)及双界面(电子和空穴抽取界面)能级重构,最终获得了效率高达8.21%的三硫化锑体异质结太阳电池,是此类电池目前报道的最高转换效率纪录。该研究为新型三硫化锑高效太阳电池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enm.20250280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