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煜豪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5/7/16 13:02:06
选择字号:
两高校共建联合研究院,90后在读博士担任执行院长

 

7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旗下微信公众号“RUC小浪花”发布消息称,学校委派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卿成林为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执行院长。同时,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汤超为该研究院院长。这位27岁的人大学子,不仅成为学校史上“最年轻”的执行院长,更是和院士一起当院长。

此前的6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据西湖大学网站消息,这是国内首个聚焦未来人类发展前沿议题的跨学科研究平台,旨在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探索未来人文、科技、社会发展的前沿议题,打造国际一流的未来人类研究高地。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林尚立,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汤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导报社社长林润华,科技部九司二级巡视员王俊峰共同为“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揭牌。

  ?

执行院长有2人,中国人民大学的卿成林、西湖大学的郭放是两位年轻的在校博士生。西湖大学方面表示,这样的安排,正是应了“未来”二字。研究院以青年学生为主体,鼓励全球青年开展“未来预演”,形成“学术理论的科幻片”式的思想成果,体现出青年主导、学科交叉、创新想象、科学预测、全球共研的鲜明特点。

大会现场,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反复强调想象力的无穷力量,强调想象力需要一片自由生长的天地。他希望通过两校携手,突破传统框架,整合全球资源,建立跨领域对话机制,搭建集研究、交流、科普于一体的平台,为年轻一代放飞想象保驾护航,“让年轻一代敢于想别人没有想过的事,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公开资料显示,卿成林本科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曾任校学生会主席,2021年以专业第一考研至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分析化学硕士学位,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团委青年教师工作部部长、研究生会执行主席等。

另一名执行院长——西湖大学2021级博士生郭放也是90后。据西湖大学方面介绍,2010年,郭放于杭州外国语学校毕业,成为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数学专业的一名本科生。2014年底,郭放本科毕业回国后,加入了创业大军。因为喜爱运动和健身,他和他的合伙人以运动零食电商为起点,开启了一段加强版“gap year”般的创业故事。“虽然公司能让我挣钱,但它没办法引领我,让我走得更远。”2017年,郭放回到UIUC读研,后于2021年进入西湖大学就读,在两位工学院PI张岳与李凌的联合交叉培养下,他将把自然语言处理和数据挖掘的技术应用到环境科学、生物医药和农业领域中。

(原标题:两校共建“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90后在读博士担任执行院长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个大豆全景定量蛋白质组图谱发布 气候变化使欧洲热浪更“致命”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