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由广州大学主办,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资助项目《乡村美术教育骨干人才培训》开班仪式在广州大学举行。记者获悉,本次培训总时长99天,学员将在广州大学开展为期35天集中授课,通过学术讲座、理论研讨、艺术考察、乡村调研、创作实践和成果汇报等教学环节进行培训。
开班现场。广州大学供图,下同
?
该培训项目吸引了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2名学员报名。经资格审查、专业初审、专家评审等多环节综合评估,并报请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审核,最终录取了25名学员。他们来自内蒙古、贵州、河南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体学员均以中国画为主要创作方向,不乏省级名师和兼职美术教研员。
广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何晓晴在致辞时指出,美育作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对于为千万乡村孩子进行审美启蒙、传承乡土文化根脉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立项,既是国家艺术基金对学校的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乡村美育事业责任托付。广州大学将以最高标准,整合美术与思政、教育等学科优势资源,全力确保项目高质量实施。
何晓晴致辞。
?
“农业农村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该项目负责人、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许洪林在主持开班仪式时表示,项目紧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国家艺术基金指导精神,以壮大乡村美术教育人才队伍为核心,着力培养能够扎根乡村土壤的“乡村美术教育实践者”和“乡村艺术创作主力军”,为乡村美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根基。
“乡村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土壤,美术教育在乡村振兴中肩负着文化育人与审美培育的双重使命。”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许钦松指出,农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首要阵地,而美育教育正是激活乡土文化生态的核心环节。当前正是提升乡村美育教育的关键节点,期待本次乡村美术教育骨干人才培训能通过系统性培训与多方协作,努力为乡村培育一批优秀的美术教育骨干和艺术创作人才队伍。
许钦松致辞。
?
开班现场举行了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乡村美术教育艺术委员会、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乡村美术教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同时布置了“百年乡村美术教育研究专题展览”,内容涵盖教育家精神与乡村美术教育、乡村美术教育与美育实践、乡村美术教育百年大事件,并对1949年以来的乡村题材美术作品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展示。开班仪式上,授课专家和全体学员向广州大学赠送集体创作作品。
“乡村从来不缺美,缺的是发现美、传递美、创造美的人。”来自河南焦作的学员代表冯涛在发言中表示,此次培训是政策与学术的“双重馈赠”。他代表全体学员承诺,将以“归零”的学习者、“沉浸”的践行者、“共享”的同行者和美育的“传播者”的姿态,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对待每一次课程和实践,以“满载而归”的研学成果,践行“为乡村美育扎根铸魂”的时代承诺。
颁发录取证书。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