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2 11:56:49
选择字号:
研究揭示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疫苗关键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首次揭示了马传染性贫血(以下简称马传贫)病毒疫苗株通过精细调控NLRP3炎症小体通路,从而减弱宿主炎症反应的关键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公共图书馆—病原》(PloS Pathogens)上。

马传贫弱毒疫苗株是由一株强毒株经体内、体外长期培育驯化制备而成。其祖代强毒株对马和驴100%致死,发病动物表现为各组织器官强烈的炎症反应。而弱毒疫苗接种后不引起组织器官的炎症风暴,是病毒致弱的重要表现之一,但其分子机制存在诸多未知。

该研究发现,膜蛋白与嘌呤能受体结合引发钾离子外流,提供初始信号,随后在高尔基体上进一步促进NLRP3与有丝分裂基因相关激酶7聚集,完成激活。

比较强弱毒株发现,疫苗株膜蛋白显著降低了二者的聚集程度,弱化了炎症信号放大,而强毒株膜蛋白在减毒过程中发生的特定氨基酸稳定突变是导致NLRP3激活减弱的关键因素。

该研究首次阐明马传贫病毒膜蛋白通过两步级联反应激活炎症小体的独特机制,不仅揭示了弱毒疫苗致弱的关键分子基础,也为其它慢病毒疫苗的设计提供了新策略。

哈兽研马传染病与慢病毒病创新团队博士后郭兴和硕士生刘聪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员王晓钧和林跃智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pat.101277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上万株黄瓜中“挖”出隐形宝库 天问二号探测器拍摄的地月影像图发布
定制生物墨水3D打印出人类胰岛 这些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