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轻薄的纸巾覆住瓶口,便能将满瓶水倒置而滴水不漏。现场的小朋友们惊叹不已,仿佛亲眼“看见”了大气压强的神奇力量。近日,南京林业大学化工院教授陈祖鹏应邀走进南京市紫金幼儿园,与博士生志愿者一起以烧杯、试剂为道具,为幼儿园萌娃带来了一场的精彩纷呈的“趣味科普实验课”。
博士生志愿者指导小朋友做化学实验。南京林大供图
?
开场的“封水”实验引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紧接着,陈祖鹏变起了色彩“魔术”,在“碘钟”实验中,随着最后一种液体的加入,烧杯内的溶液在无色、靛蓝、琥珀色之间规律循环往复,如同精确计时的“化学钟摆”,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叹,仿佛看到了时间的色彩。随后,“紫甘蓝汁调色”实验更是趣味盎然,一杯紫色汁液竟能倒出多种不同颜色的水。
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秩序井然地排队尝试,亲身体验色彩变化的奥秘,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惊喜。“虹吸实验”则让孩子们见证了水的“自主转移”,当充满水的吸管两端分别置于水位不同的杯中,水流便自动从水位高处流向低处。亲手操作后,孩子们兴奋地理解了“水真的会自己‘走路’”这一有趣现象。
压轴的“法老之蛇”实验将气氛推向高潮,白砂糖与小苏打的混合物在引燃后迅速膨胀,如同古老神话里的“小蛇”一般蜿蜒上升。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观察着这奇妙的“生长”过程,唯恐错过任何细节,教室里惊叹声此起彼伏。
陈祖鹏耐心讲解着奇妙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台下,孩子们的小脸上写满专注与兴奋,踊跃举手提问互动。陈祖鹏表示,科学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蕴藏在色彩交织、液体流动之中。“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可视、可感的趣味实验,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好奇与探索的种子。”
据悉,未来该院将持续开展此类“接地气、有温度、启心智”的科普进校园活动,致力于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其科学思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