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王冰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6/30 11:26:20
选择字号:
共筑材料技术协同创新新生态
首届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科产学研论坛在青岛举办

 

6月28日,首届华中科技大学(青岛)产学研论坛在青岛召开。本次论坛以“构建材料技术协同创新新生态”为主题,吸引了材料领域顶尖学者、华中科技大学优秀校友及全国知名企业代表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材料领域“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论坛现场   华中科技大学青岛校友会供图

活动现场,华中科技大学青岛校友会会长、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周云杰致辞强调,材料学科既要攻克“卡脖子”技术,又要推动“四链融合”助力成果转化。他倡议搭建“需求驱动”的合作平台,建立“企业出题、联合解题”机制;同时构建“人才共育”的创新链条,支持校企双导师制,联合攻关前沿领域。

周云杰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青岛校友会供图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涛表示,此次论坛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举措。青岛作为重要工业基地和创新城市,期待通过论坛搭建“校地企”协同创新桥梁,实现科研力量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也希望更多校友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助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张涛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青岛校友会供图

原工信部装备一司苗长兴指出,强化科技成果供给,基础研究要“顶天立地”;创新协同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优化人才政策,促进创新人才“双向流动”。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校友会会长、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认为,本次论坛既有学术前沿的深度分享,也有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将有利于打通“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

论坛上,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阳、史玉升、李建军、黄志高分别作主题报告。

9项来自新材料创新领域企业的技术解决方案集中发布,湖南博翔新材料、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深圳永泰数能科技、上海喻材软件、山东沃达智能、广东凯盟、深圳拓普泰克、中科金瓷(宁波)新材料、山东一诺威新材料等多家企业展示了高性能聚酰亚胺材料、国产工业软件、多场景储能系统等成果,体现了材料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6项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华喻智能与海尔智家共建数字研发生态平台,青岛海泰科与武汉益模围绕智能化转型合作等,为科研成果转化与协同创新提供支撑。

供需对接座谈会环节,100多家材料领域企业参与,海尔集团、中车四方、歌尔、普宙等企业现场发布产业需求。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友理事会、材料企业家校友会一届二次会议同步召开,讨论地区分会建设等事项。

6月29日,参会代表实地参访青岛企业,深入了解材料技术在产业一线的转化与应用情况。

据悉,此次论坛为材料领域产学研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有望推动材料技术协同创新发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天问二号探测器拍摄的地月影像图发布 定制生物墨水3D打印出人类胰岛
这些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吗? 天关卫星发现新型暂现X射线天体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