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6/26 11:12:35
选择字号:
林窗形成对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呈现出负面且长期影响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庞学勇团队在林窗形成对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影响方面获得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应用土壤生态学》上。

频繁的极端气候事件导致大规模树木死亡,形成不同大小的林窗,这些空隙会影响植物更新以及土壤的水热状况。然而,它们对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尤其是在脆弱的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长期影响,仍缺乏足够研究。

研究团队在茂县生态站云杉(Picea asperata)人工林中建立了长期监测平台,实验模拟自然林冠空隙干扰,设置对照以及小(74 m2)、中(109 m2)和大(196 m2)林窗的实验梯度。林窗形成后12年,团队调查了跳虫这一类数量最多(之一)、物种多样性最丰富(之一)的土壤无脊椎动物。结果表明,林窗的形成总体上使跳虫数量下降了43.7%,但对物种丰富度影响较小。不同林窗大小对跳虫群落组成产生了影响,小、中、大林窗之间存在差异,而大林窗的群落组成与对照样地相似,这可能归因于两者相似的非生物环境条件,如凋落物磷含量和凋落层含水量。

此外,林窗形成还导致跳虫群落的个体体型趋于减小,并且有性繁殖比例上升,这可能表明由于林窗形成后凋落物减少,导致资源限制。

总之,林窗形成对跳虫数量及性状表现产生了总体负面且长期的影响,但大林窗在非生物环境恢复方面表现出较好的前景,显示出更快的恢复潜力。考虑到本研究仅基于一次取样,未来应通过多次连续取样来捕捉群落时序动态变化,从而为长期森林管理策略提供更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apsoil.2025.10620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全球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淡水流失 中国学者研究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案例
人工智能在黄石公园下发现8.6万次地震 研究发现调控甜瓜成熟的两个关键转录因子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