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精细化工行业及园区绿色发展大会暨第十届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及废盐处理处置论坛在南京召开。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化工园区及行业龙头企业的400余家单位齐聚一堂,聚焦高盐废水处理、废盐资源化利用等行业痛点,共商绿色低碳发展新方案。
大会现场。南京工业大学供图
?
当前,我国精细化工行业正加速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在“双碳”目标及“十五五”政策导向下,化工园区通过“无废园区”建设、智慧化管理及绿色技术集成应用推进产业升级,但高盐废水处理、废盐处置利用、VOCs 治理等问题仍亟待突破。中国化工环保协会理事长周献慧指出,技术创新与政策协同是破解行业可持续发展瓶颈的关键。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王钰强调,“十五五”期间,精细化工行业需以绿色低碳技改、清洁生产改造、清洁能源替代为抓手,推动低碳转型与循环发展,为产业升级开辟新路径。
废盐治理作为行业环境治理的核心,其资源化利用成为重要突破口。据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监事会主席、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赵伟建介绍,江苏正在推进废盐资源化利用与现有离子膜烧碱项目耦合发展,以打破过往运营模式,同时解决废盐处置和新增烧碱产能的原料问题,从而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是高效脱除废盐中的有机污染物。”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研究院院长徐炎华受邀作题为“化工高浓盐水及废盐强化处理与资源化”的大会报告,介绍了团队在废盐无害化与资源化领域的创新成果。作为南京工业大学的学科型公司,高科技公司南京工大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化工废盐集成式热化学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能高效地一步脱除废盐中的有机污染物,实现废盐处理与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直接耦合和盐资源循环利用。该技术已经在江苏、安徽等地的示范项目中规模化应用,实现氯碱行业原料替代,推动精细化工与氯碱两大行业同步实现技术升级。
此外,南京工大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多元协同催化氧化”技术,历经十余年创新,实现常温常压下高盐废水中有机物的高效降解,成功应用于反渗透膜浓液、环氧树脂废盐回溶废水处理,为废盐绿色循环提供技术支撑。
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会长、长三角工业副产盐利用与管理产业联盟执行会长唐正东呼吁,行业需强化跨单位协同攻关,共建绿色标准体系与跨区域危废处理设施,合力推进废盐治理及资源化利用。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化工环保协会主办,中国化工环保协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与南京工大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及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研究院等单位协办,围绕园区规范建设与发展、精细化工绿色发展、危险废物及废盐处理处置、VOCs治理及降碳减污等议题设置了4个分论坛,为行业绿色发展凝聚共识与技术力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