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佳欣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5/5/22 10:07:45
选择字号:
先导编辑疗法开启人体试验

 

5月19日,美国生物技术公司Prime Medicine宣布,先导编辑技术首次用于治疗人类患者。这代表了基因编辑领域的重大突破,意味着首批临床数据支持这一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次开发的先导编辑疗法PM359旨在纠正导致慢性肉芽肿病的基因突变。慢性肉芽肿病是一种危险的疾病,会使包括中性粒细胞在内的多种免疫细胞失去功能。

一名患有慢性肉芽肿病的18岁少年通过静脉输注接受了一次剂量的PM359治疗。Ⅰ期和Ⅱ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PM359耐受性良好,植入迅速,治疗一个月后,患者未出现任何严重副作用。

治疗第15天时,患者58%的中性粒细胞完全恢复了NADPH氧化酶活性;第30天时,66%的中性粒细胞完全恢复了NADPH氧化酶活性,超过了预期的20%的临床获益最低阈值,这足以显著增强该患者的免疫系统。

此外,该患者在接受清髓性预处理后,自体移植的造血干细胞迅速植入。第14天确认中性粒细胞植入,第19天确认血小板植入。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速度几乎是已获批基因编辑技术的两倍(在这些相同指标下,已获批基因编辑技术的中位植入时间分别为第27天和第35天)。

一种功能更强大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在一名遗传性免疫疾病的患者身上进行试验。图片来源:英国《自然》杂志官网

  ?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同日对此成果进行了报道,但相关研究论文尚未在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报道称,与CRISPR—Cas9和碱基编辑相比,先导编辑更具通用性和可预测性,能够以可编程的方式重写、嵌入或删除DNA片段。慢性肉芽肿病是一种非常适合进行先导编辑技术的疾病,因为其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可以通过在DNA序列中嵌入两个缺失的碱基来纠正,这是CRISPR—Cas9和碱基编辑都无法做到的。

先导编辑PM359疗法的方案包括取出患者的血液干细胞,对其进行编辑,然后再将其重新注入患者体内。这一过程增加了治疗成本和复杂性,因为每位接受治疗的患者在接受被编辑的细胞之前,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化疗方案,杀死一切残留的原始干细胞,为编辑后的干细胞腾出空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地球冰箱爆表!专家:警惕成发展最短板 香港新一代集装箱环保运输船试航成功
天眼火眼合璧,破解星团之谜 人工影响天气专用无人机“双尾蝎A”交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