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肌细胞起源动物研究取得进展 |
心脏形成瞬间图像被成功捕获 |
|
科技日报讯(记者张佳欣)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利用延时视频,捕捉到活体小鼠胚胎心脏开始形成的瞬间,从而确定了心肌细胞的起源。这项突破性成果为理解先天性心脏缺陷的成因及开发新型疗法提供了全新视角。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杂志》上。
心脏导管视频截图。图片来源: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
胚胎发育的影像是利用一种名为“先进光片显微镜”的技术拍摄的。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追踪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原肠胚的形成。在这一阶段,胚胎开始形成不同的细胞系,并开始建立身体的基本轴线。
不久之后,心肌细胞会自行形成一个大管,并继续分裂成多个部分,最终形成心肌壁和心肌腔。
研究人员利用荧光蛋白标记了心肌细胞,使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在40小时内,他们每两分钟拍摄一次快照,显示这些细胞正在移动、分裂并形成原始器官,从而观察到第一批构成心脏的细胞在胚胎中出现的时间和位置。
研究人员发现,在原肠胚形成早期(小鼠胚胎发育约6天后),专门参与心脏发育的细胞迅速出现,并表现出高度有序的行为方式。这些细胞并非随机移动,而是遵循特定的路径。它们似乎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以及要“前往”的是心室还是心房。
这些发现表明,心脏并非由单一细胞群发育而来,而是由在原肠胚形成过程中,不同时间和位置出现的不同细胞群共同形成的。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