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作为人类肠道研究理想模型,其肠道解剖结构、酶系统发育与营养代谢特征和婴幼儿高度相似,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婴幼儿配方奶及乳品蛋白功能评价研究。
为应对当前婴幼儿配方奶粉精准设计中缺乏亚洲人群基础氨基酸数据、蛋白质消化吸收机制尚不清晰等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科研团队联合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以及新西兰梅西大学,围绕亚洲女性乳汁氨基酸测定与中国婴幼儿乳品蛋白营养评价研究方面开展系列研究。
团队采集来自中国75位哺乳期女性的乳汁样本,基于多时间点蛋白酶解联合非线性建模方法,精确测定乳汁中氨基酸含量,并通过仔猪模型进行真回肠消化率评价。结果表明,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是人乳中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在18种氨基酸中,胱氨酸和酪氨酸的消化率偏低。该研究首次系统建立了“亚洲女性人群的母乳氨基酸吸收谱”,为优化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质质量及必需氨基酸配置比例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撑。
团队成员在饲喂仔猪。受访者 供图
?
同时,研究人员聚焦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α-乳白蛋白(α-La)与β-酪蛋白(β-CN)比例对婴配粉蛋白质消化吸收效率及肠道结构发育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的α-La/β-CN配比的婴配粉,并在仔猪模型中进行系统评估,以模拟婴幼儿肠道对不同乳品蛋白配方的响应。
研究发现,高比例α-La奶粉能显著提高仔猪多种必需氨基酸(如色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的真回肠消化率,即这些氨基酸在小肠末端的吸收效率更高。这意味着婴儿能更充分的利用乳品蛋白中的营养成分,有助于满足快速生长阶段对氨基酸的需求。而且根据肠道形态学的结果,高α-La奶粉对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等肠道组织形态无不良影响,说明这种配比不仅有利于营养吸收,还具有良好的肠道生理耐受性。
据介绍,该系列研究突出了仔猪模型在婴幼儿营养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婴配粉产业精准营养配方设计和婴儿食品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上述两项研究成果分别于2023年10月和今年3月发表在The Journal of Nutrition和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tjnut.2023.10.009
https://doi.org/10.1021/acs.jafc.4c1052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