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油料所)油料作物逆境生物学与抗性改良团队联合扬州大学团队,首次发现能显著提升油菜抗寒能力的关键基因模块,成功揭示了油菜耐寒分子机制。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
Bna-miR397a–BnaLAC2模型。受访单位供图
?
据悉,长江中下游“油稻轮作”模式是充分利用冬闲田的重要举措,但晚稻收割延期导致油菜播种遭遇低温冻害,对油菜增产和农民增收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这一产业难题,研究团队运用多组学联合分析技术,挖掘出调控油菜抗寒性状的关键基因模块,并系统构建油菜抗寒基因调控理论模型。该模型可强化细胞结构稳定性,增强油菜抗氧化系统,有效提高油菜抗冻生长能力。经证实,此模型在十字花科植物中具有普适性,对促进长江中下游冬闲田充分利用、服务粮油增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论文信息:http://doi.org/10.1111/pbi.70017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