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开幕,本次活动以“典耀中华·阅见未来”为主题,将推出“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奖学金答辩、一场为期一周的中外文精品书展、一系列名师名家名著的报告会”等系列活动。
开幕式当天,《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学生阅读报告》正式发布。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面向全体在校生开展了2024年度阅读情况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242份,并基于此描绘了上海交通大学学子的阅读画像。
具体而言,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平均每位阅读了20.6册图书,其中专业书籍13册,课外读物7.6册,学期内近六成同学每日阅读1-4小时,7.2%的同学日均阅读超过8小时。
在专业阅读领域,师生人均每周下载论文7.76篇,81%的学生称阅读范围不局限于本专业,还会涉猎其他学科领域;课外阅读方面,中外文学、历史文化等题材关注度最高,而不同群体更展现出独特的特性;电子书下载量达228.8万次,是纸质书借阅量的17倍,全文期刊及会议录下载量突破4016万次,学位论文下载量223.2万次;全校人均入馆24天,2024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人均入馆天数达到37天。
开幕式当天,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AI 馆员交小圕发布、“AI+学术素养跃升计划”启动、AI+阅读机正式推出试用。
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交小圕”是国内首个深度应用大模型的图书馆AI馆员,能够提供智能咨询服务,全天候响应借阅、空间预约等需求;全域知识导航功能可实现百万资源一键直达,并能根据读者的学术兴趣推荐书刊;多模态交互则可支持拍照解读文献内容;同时也支持多模型灵活对接。未来,“交小圕”将持续升级,深度融合知识图谱打造个性化学习空间。
“AI+学术素养跃升计划”系列培训活动的主题涵盖AI学术数据库资源利用、AI+科研、AI+文献调研,以及AI工具使用技巧及经验分享等,AI赋能图书馆学分课程《信息素养与实践》的课程建设工作也在同步开展。此外,读者可通过利用AI+阅读机扫描图书封面或条码体验AI解读、AI荐书等多元化馆藏图书服务。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