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中国-意大利生物多样性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意大利国家生物多样性未来中心等单位的近6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海洋、陆地与城市生物多样性”展开深度对话,携手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治理的创新合作模式。
参会人员合影。主办方供图
?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欧洲处处长宁博伦、意大利国家生物多样性未来中心主席路易吉·菲奥伦蒂诺在致辞时强调了中意之间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紧密合作关系,并认为2024年签署的中国科学院与意大利国家生物多样性未来中心的《中意生物多样性合作谅解备忘录》是双边合作的里程碑。路易吉·菲奥伦蒂诺特别指出,意大利将生态保护写入国家宪法,而中国的“两山理论”为全球提供了东方智慧,中意合作是这两种理念的完美交融。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李超伦则介绍了研究所在海洋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并提出了中意双方联合开展海洋观测网络建设、入侵物种防控和珊瑚礁修复技术研究的合作倡议。
与会专家围绕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了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加强中意合作、共同应对生物多样性危机的路径与策略。
据介绍,本次会议聚焦生物多样性跨领域特性,将推动三项务实举措:设立双边研究生互派计划,培育青年科研力量;成立联合工作组,聚焦优先合作领域;协同申请国际科研项目,提升全球生态治理话语权。双方期待以本次会议为起点,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持续深化合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