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热区高校联盟2025年年会校长论坛在海南大学举行。本次论坛以“教育数字化”为主题,来自全球107家政府机构、国际组织、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共商热区高等教育数字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夏泽翰在致辞中表示,热区高校联盟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疾病传播等全球挑战中扮演重要角色。联盟各成员应共同努力,通过构建热带数字教育生态系统、实施教育科技创新加速器、强化数字伦理与可持续发展、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将教育数字化转型构建为实现优质教育的桥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将与热区高校联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深入合作,以数字化和教育公平为核心,共同推进全球教育议程,打造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作题为《拥抱数字教育时代赋能全球热区发展》的主旨报告。他表示,热带地区目前面临着粮食安全、疾病蔓延、生态脆弱和文化传承困境等严峻挑战,而热区高校联盟作为一个跨越国界、融合多元文化的合作网络,是对热区全球性问题的积极回应。海南大学作为联盟主要发起者,将以海南自贸港为据点,充分利用自贸港的开放优势,广泛汇聚智慧,有效凝聚共识,共商共建共享,携手为全球热区的互利合作、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马来西亚国油科技大学校长穆罕默德·易卜拉欣·阿卜杜勒·慕达立作题为《数字创新改变高等教育》的主旨报告;津巴布韦大学校长保罗·马弗莫作题为《国际合作中的数字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报告;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作题为《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与实践探索》的主旨报告;中国超星集团董事长史超作题为《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的主旨报告。
据悉,海南大学联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埃及开罗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国油科技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印度尼西亚万隆理工学院、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等7所全球热带地区头部高校和科研机构于2023年11月发起成立热区高校联盟。作为全球热带地区首个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多边合作的交流平台,联盟致力于培养热区急需的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专业人才,打造全球教育与科研合作的典范,促进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推动热带地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目前,联盟汇聚了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101所成员单位,形成了一个跨越国界、融合多元文化的合作网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