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家发现肠道与大脑的联系可能影响自闭症儿童的行为 |
|
南加州大学(USC)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的肠道失衡可能导致消化系统中代谢物失衡,最终干扰神经递质的生成,并影响其行为表现,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关于“肠道-大脑”轴在自闭症中作用的科学证据,并为新疗法带来可能。4月14日,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通讯》。
“我们证明了肠道微生物群会影响大脑,而大脑会接着影响行为。本质上,大脑在肠道健康与自闭症相关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该研究第一作者、南加州大学Dornsife文理学院脑与创造力研究所教授Lisa Aziz-Zadeh表示,“以往的研究已经指出自闭症患者在肠道微生物群和大脑结构上存在差异,但我们的研究展现了其中的联系。”
肠-脑连接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难以置信。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肠道很可能是最早的“大脑”,Aziz-Zadeh解释道。她同时还是Dornsife心理学系以及陈氏职业科学与职业治疗学院的教授。
事实上,大多数来自肠道的神经元会向大脑发送信号;肠道中的神经元数量甚至超过脊髓中的神经元。在肠脑之间的神经信号中,约90%是从肠道传向大脑,仅有10%是反方向传导。
这种持续的双向交流也解释了为何我们常说“凭直觉”。许多情绪都通过肠道机制进行处理,这一概念被称为“内感知”——即对体内感官信号的感知。
在研究中,科学家收集了43名自闭症儿童,以及41名年龄在8至17岁之间的神经发育典型儿童的行为数据、大脑影像数据及粪便样本。通过粪便样本,研究人员分析了肠道细菌分解食物后产生的代谢物。
研究人员随后将这些代谢物与自闭症儿童在大脑结构和行为特征上的差异进行关联。他们特别关注“色氨酸通路”,即食物中的氨基酸色氨酸在体内分解为多种代谢产物的过程,其中包括血清素,后者在情绪处理、社交互动、学习和其他大脑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人体大部分血清素来源于肠道微生物群,因此肠道健康的变化会影响血清素的生成。
“我们知道自闭症儿童在大脑方面存在差异——他们的大脑某些区域的活跃程度相比典型发育儿童要低或高,”Aziz-Zadeh说,“我们也知道他们经常出现肠胃问题,如便秘、腹痛等消化症状。此外,自闭症还伴随着各种行为症状,包括重复行为和社交障碍。”
参与该研究的脑与创造力研究所博士生Sofronia Ringold表示,她对研究带来的新的可能的干预方式感到兴奋——有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进而影响神经活动和行为,“同时也希望能缓解一些对孩子来说最不舒服的症状。”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8459-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