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3小时切除23斤巨瘤 患者40年“象腿”成功减负 |
|
53岁的湖南邵东市居民石先生,最近终于脱下穿了数十年的特制“鸳鸯裤”——这条右腿裤筒比左腿宽大一倍的裤子,曾是他对抗右下肢巨型神经纤维瘤的无奈选择。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重建外科教授张丕红团队历经13小时手术,成功切除重达23斤的肿瘤。
医疗团队历时13小时切除23斤重的巨瘤。受访者 供图
?
石先生因右下肢大腿最粗处周径达1米,一直以来如同“怀抱两岁孩童”般艰难生活。上小学时,石先生右小腿悄然冒出花生米大小的肿块。这个看似无害的皮下突起,竟是噩梦的开端。此后这个悄然生长的肿瘤在45年间疯狂膨胀至大腿周径1米。13岁时虽经历首次切除手术,病理确诊为“神经纤维瘤”,但残余肿瘤仍在疯狂生长。他辗转多家医院却因"手术风险极高"遭拒。“连裤子都要定制一大一小的尺寸。"石先生说。
今年2月,石先生及家人辗转到湘雅医院就医。检查发现,患者身体多处有咖啡色色素沉着及皮下肿块,右大腿及小腿中上段可见巨大肿块,血管造影等一系列检查显示,肿块内血管组织相当丰富,大血管窦多,且右侧股骨头缺血坏死并右髋关节半脱位、右膝关节骨关节炎。骨科会诊表示,这些骨关节病变与右下肢肿瘤巨大超负荷活动有关,须待神经纤维瘤减容术后再行处理。这种肢体巨大神经纤维瘤,不仅影响外观和功能,而且一旦出现皮肤破损,极易引发大出血,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手术势在必行。
张丕红介绍,这种肢体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难度极大,面临三重挑战。第一,瘤体布满了血管窦腔,稍有不慎即会引发“血崩式”大出血;第二,肿瘤切除后创面修复的挑战,如果采用皮肤回植则可能皮片挛缩、影响肢体活动,若采取皮瓣法则需在尽量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确保保留皮瓣血供并进行良好的下肢塑形;第三,该肿瘤的复发率很高,必须切除95%以上病变组织才能降低复发风险。
面对这些挑战,为有效控制肿瘤切除时的出血量,湘雅医院放射介入科教授李刚团队为石先生做了右侧胫前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的多条分支供血动脉栓塞术。6天后,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麻醉科、输血科和手术室的共同努力下,张丕红率领医疗团队顺利为患者施行手术。
手术历经13小时,成功切除组织重达23斤。术后石先生右下肢皮瓣血运正常,创面愈合情况良好,目前已开始康复训练。
张丕红提醒,若患上神经纤维瘤,要争取早治疗,以降低手术风险。若进行了手术,术后需定期复查,加强髋、膝关节功能锻炼并接受瘢痕防治及康复治疗。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