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懿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25/2/9 9:06:02
选择字号:
“AI+元宇宙”涌现多维度虚实共生新范式

 

当大模型为数字世界“注入灵魂”,数字人让虚拟空间“焕发生命”,元宇宙的进化也在不断突破物理与想象的边界。

作为全国元宇宙产业创新高地,上海近日公布了第二批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建设成果。这份阶段性的答卷显示,AI(人工智能)与元宇宙在这座城市不断深度融合,入选案例的AI渗透率突破80%,在若干核心行业已涌现出多维度虚实共生新范式。总体上,这场由技术共振引发的场景革命,正把AI打造成元宇宙落地的重要引擎。

从工厂中的数字孪生智能运维平台,到高校的沉浸式虚拟课堂,从医院的多模态仿真手术室,到城市级元宇宙产业突破……技术的融合,让AI不再甘为元宇宙的“算力搬运工”,而是通过大模型的知识推理、数字人的情感交互,重塑人与世界的连接方式。从此次入选的15个重点场景建设案例中可以发现,“AI原生”逐渐成为元宇宙进化的主流路径。

在宝武碳业宝山基地,一座与现实工厂“同步呼吸”的数字孪生虚拟工厂,上演着“碳基”和“硅基”的深度对话。某种意义上,虚拟工厂以元宇宙为基地的“管理驾驶舱”,是AI大展身手的舞台。它集成了国内若干大模型工具,持续汇集设备、能源、安全等系统数据,构建出从行业知识问答到运营决策分析的智能服务闭环。

AI和元宇宙的交融,让企业以更智能和更主动的方式,实现流程优化、隐患排查、决策智能,从而让提质增效不再仅仅依赖于经验,而是根植于数据智能的精准推演。

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元宇宙虚拟教室里,未来教师们面对的不仅是元宇宙时空中的虚拟黑板与课件,更有一群性格迥异的“数字小学生”。基于自然语言生成、3D建模、情感识别等技术,这个AI驱动、生机勃勃的数字课堂,让师范生实习试错的成本大幅下降,将教学能力训练的维度显著拓展。项目组负责人坦言,传统师范教育中难以复现的课堂突发状况,在元宇宙中都成为可控的变量,借助AI,甚至还能设定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从而培养教师直面真实教育复杂性的能力。

如果说元宇宙虚拟教室里需要在行为和情感层面仿真的数字人,那么,元宇宙医院里出现的则是在解剖层面高度仿真的数字生命。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纤维手术训练系统中,年轻医生手持控制杆,通过显微镜,看着AI所创建的肿瘤组织谨慎落刀。目前,该系统已能支持10多种手术模式,未来则将尝试让内外科治疗都有机会在数字人体上先行验证。

正如专家所言,元宇宙不但要有虚实融合之“形”,更要有创新驱动之“神”;不仅要对现实世界进行模拟和投射,更应成为催生效率跃迁与价值裂变的反应堆。

通过连续两年的元宇宙重大场景“揭榜挂帅”行动,上海已建成25个标杆场景。从首批项目相对侧重于构建交互体验,再到第二批案例强调价值创造,上海数字经济正经历着从技术验证到生态培育的质变,迈向2025年全市元宇宙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的目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打一针”,为锂离子电池“续命” 北极地球工程项目因生态风险而取消
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中已知的最大物体 治疗花生过敏或可“以毒攻毒”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