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9 10:56:57
选择字号:
废旧锂电池正极可实现高效、绿色“再生”!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教授王鹏飞课题组基于减弱的超交换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熔融盐辅助(NaCl-Na2SO4)策略来修复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通过调节退化正极结构内的超交换相互作用,为直接回收锂离子电池提供了新颖的视角。该研究成果《德国应用化学》上。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锂离子电池(LIB)作为一种高效、持久的储能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然而,随着电池使用量的激增,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数量大幅增加,给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带来了挑战。

目前,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主要依靠两种策略: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湿法冶金使用化学溶剂提取贵金属和锂盐,这虽然有效,但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火法冶金通过高温煅烧提取废旧正极中的过渡金属,这具有高能耗和碳排放等缺点。而直接回收作为一种新兴的有代表性的电池回收技术,可以通过锂化恢复废旧正极的电化学性能而不会损坏正极材料的结构。

针对上述问题,团队通过将Na原子引入岩盐相的四面体位点,改变了桥接氧阴离子的电子分布,导致Ni元素的磁矩降低,从而削弱了线性超交换相互作用,最终促进了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从阻碍锂离子传输的岩盐结构向有利于锂离子迁移的层状结构的转变。

在这项研究中,受益于相变,锂离子迅速迁移到废旧正极中,修复了锂空位,并在随后的高温阶段恢复了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中的缺陷结构。再生锂离子电池在200次循环后与商用锂离子电池正极相当。同时,为了探究其商用价值,将其与石墨电池组装成软包电池,该软包电池在500次循环后实现了78%的容量保持率,表现出潜在的商业化潜质。

网站截图。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nie.20252044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天文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亮的黑洞光爆发 物理学家有望解决“高尔夫球手的诅咒”
撒哈拉沙漠将迎来更潮湿、更绿色的未来 斑彩菊石为何如此艳丽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