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9 10:45:40
选择字号:
研究揭示季风系统两千年前的“反常”响应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基于中国西南高分辨率石笋提供印度季风变化新记录,这为全新世印度季风孟加拉湾分支的演化提供了新证据,填补了该区域过去9000年连续的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的空白。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全球和行星变化》。

网站截图。

印度季风作为亚洲季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全球约40%人口的生产生活。印度季风包含阿拉伯海分支和孟加拉湾分支,它们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

为了全面了解印度季风的时空变化及其动力机制,需要来自印度季风区不同地区的精确定年、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目前,尽管阿拉伯海分支有较多的高分辨率记录,但是孟加拉湾分支的记录还非常少,这不利于全面了解印度季风的时空变化及其动力机制。

为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极端气候事件及影响”团队谭亮成课题组利用基于中国西南四川南部小凉山地区的神奇洞石笋,通过高精度U-Th测年和氧同位素分析,重建了过去9000 年印度季风孟加拉湾支的高分辨率变化历史。

神奇洞石笋氧同位素结果表明,孟加拉湾分支在过去9000年整体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这与亚洲季风区的阿拉伯海分支和东亚夏季风记录一致,主要受北半球夏季辐射变化控制。

然而,过去2000年神奇洞氧同位素记录的孟加拉湾分支呈现出长期减弱的趋势,与阿拉伯海分支和东亚夏季风的增强趋势相反,可能反映了季风系统对"2-ka shift"的复杂响应。

研究提出,7.2 - 5.0 ka BP 期间孟加拉湾分支的快速减弱可能与北半球高纬降温有关,北高纬的降温增强了径经向温度梯度,导致热带辐合带南移,从而引起孟加拉湾分支的快速减弱 8.2 ka事件期间,神奇洞石笋氧同位素显示出明显的偏正,指示孟加拉湾分支的突然减弱,这与格陵兰冰芯记录的气候突变高度一致。4. 2ka事件期间,孟加拉湾分支呈现总体减弱趋势,但叠加有两次年代际周期的季风增强。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gloplacha.2025.10509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天文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亮的黑洞光爆发 物理学家有望解决“高尔夫球手的诅咒”
撒哈拉沙漠将迎来更潮湿、更绿色的未来 斑彩菊石为何如此艳丽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