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5 17:20:08
选择字号:
“托举”变“培育” 中国科协启动博士生专项计划

 

11月4日,记者从中国科协获悉,2025年中国科协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博士生专项计划”)已于近日启动,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负责人就有关情况进行了解答。

据介绍,2025年博士生专项计划进行了更多优化。一是明确反对“唯帽子”倾向,将“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更名为“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聚焦培育定位;二是完善推荐模式、扩大遴选规模,实行省级科协和全国学会双推荐双培育机制;三是扩大覆盖范围,扩展到面向所有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和科学研究机构;四是加强对培育对象的考核,明确所有培育对象须在培育周期(2年)内完成不少于240学时的培育活动,采取“过程考核+终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五是经费资助将更加灵活,博士生可按一定比例预支经费,为参与学术活动提供便利。

针对申请人条件,今年增加了“原则上距离毕业时间在2年以上”的要求,以确保入选者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各类培育活动。对距离毕业时间不满两年的博士生,如立志长期在国内从事科技工作,在承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不少于240学时培育活动的基础上,也可申请参加。

2025年博士生专项计划培育工作将以“政治训练铸魂、专业锻炼强基、社会历练赋能”为核心,具体包括组织博士生赴大国重器、战略工程、大科学装置开展短期蹲点实践;依托“博士创新站”“博士特派员”等,组织入选者深入企业和基层开展技术调研、难题攻关,在服务社会中提升责任意识与实践能力;围绕“国家科技战略与青年责任”“科技自立自强的实践路径”等主题,采用“揭榜挂帅”选题征集模式,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形成专题建议上报相关部门。

在培育服务方面,“博士生专项计划”为入选者提供组织吸纳、学术兼职和学术资助三类支持。入选者在托举期内免费成为托举全国学会的学生会员,优秀者可优先进入托举全国学会的相关专门委员会;入选者可在高水平学术会议、国内外学术组织担任兼职助理岗位,在学术期刊担任兼职编辑助理岗位,助力他们深度参与学术交流、获得多方学术指导;中国科协按照累计不超过人民币4万元的资助标准为入选者提供学术资助经费,主要用于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和开展出国(境)交流访学。

此外,中国科协还为入选者提供参加中国科协年会、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等重大活动的机会,全方位为青年科技人才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

据悉,试点工作自2024年9月启动实施以来,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一年来,共有179家全国学会对来自129所高校的3225名博士生进行培育,实现托举对象从青年科技人才塔尖到塔基的转变。在学术支持方面,初步统计培育对象共申请12607项学术资助,全国学会和省级科协累计开展一千多项培育活动,精准契合博士生学术成长需求。同时,试点工作将培育对象纳入“领航计划”国情研修和中国科协年会等活动,组织博士生到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实地考察,超六成博士生已完成研修学习,力争在两年培育期内实现首批培育对象参加国情研修“全覆盖”。

中国科协强调,已入选2024年试点博士生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并在2025年工作中进一步优化升级,同时可额外享受2025年新增的“社会历练”等培育服务,确保培育权益只增不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天文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亮的黑洞光爆发 物理学家有望解决“高尔夫球手的诅咒”
撒哈拉沙漠将迎来更潮湿、更绿色的未来 斑彩菊石为何如此艳丽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