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张泽华,于佳桐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5 10:30:57
选择字号:
2025年海洋潜标观测国际培训会在青岛举办

 

10月27日至11月2日,第三届“海洋潜标观测国际培训会”在青岛举办。来自阿根廷、巴西、秘鲁、孟加拉国、法国、希腊、巴基斯坦、新加坡、马来西亚、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24名学员及国内外知名学者、青年科学家等参加了培训。该培训会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办。

参会人员合影  

海洋研究所所务委员汪嘉宁表示,本次培训系统性地提升了学员在海洋潜标观测领域的核心技能,深化了国际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效促进了全球海洋观测的技术共享和协同研究。海洋所乐于分享在海洋观测领域积累的成功经验,助力全球海洋观测能力建设。

据介绍,在为期一周的培训中,学员们系统学习了海洋观测的基础理论与前沿进展,深入掌握了潜标结构设计、仪器设置、布放与回收技术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并了解了原位观测在海洋环流、气候变化及生物地球化学等研究中的应用。培训还安排了海上实践环节,学员们搭乘科考船成功开展了潜标设备的布放与回收实训,在真实海洋环境中深化了观测技术认知,强化了复杂海况应对能力。

学员乘坐科考船出海进行潜标布放和回收技术培训  海洋研究所供图

据悉,此前,海洋研究所分别于2023年、2024年已举办两届“海洋潜标观测国际培训会”。通过分享在西太平洋积累的观测经验与技术标准,该系列培训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推动海洋科学发展、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注入新动能,也是我国在国际海洋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展现责任担当的具体实践。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天文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亮的黑洞光爆发 物理学家有望解决“高尔夫球手的诅咒”
撒哈拉沙漠将迎来更潮湿、更绿色的未来 斑彩菊石为何如此艳丽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