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至11月3日,第二届中乌百校合作论坛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高等教育、科学和创新部部长孔格拉特拜·沙里波夫出席论坛并致辞。

中乌百校合作论坛合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供图
在怀进鹏和孔格拉特拜·沙里波夫的共同见证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夏帆与长安大学、中核地质勘查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国际乌兹别克斯坦有限公司、乌兹别克斯坦地质大学、塔什干国立交通大学、乌兹别克斯坦科技金属集团、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规划设计院等单位代表共同签署“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卓越工程师学院”联合共建备忘录。该学院作为中乌两国在教育与科技合作领域的国家级重点项目,旨在打造辐射中亚地区的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核心平台。
学院由中国地质大学牵头,以“四校+四企”模式共同建设、共同运行,聚焦绿色矿业勘查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合作,构建国际化、创新型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掌握先进工程技术、能够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的高层次卓越工程师与创新人才。
据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和地区发展,积极通过中乌高等教育合作融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2023年12月,该校成立了卓越工程师学院,聚焦战略矿产智慧勘查、高效开采和综合利用等方向,培养地质矿产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专门人才。
2024年12月,该校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深化战略合作,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地学教育培训中心。
2025年5月,与乌兹别克斯坦地质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乌兹别克斯坦地质大学绿色矿业卓越工程师学院”,通过整体输出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系统推进核心课程共建与教师团队共育,探索组团式国际合作办学新模式,首批研究生已于今年9月份入学。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