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发现,大语言模型(LLM)可能无法可靠识别用户的错误信念。这些发现凸显了在高风险决策领域,如医学、法律和科学等,需要谨慎使用LLM给出的结果,特别是当信念或观点与事实相悖时。研究人员在11月4日的《自然-机器智能》报告了这项成果。
人工智能,尤其是LLM正在成为高风险领域日益普及的工具。如今,使其具备区分个人信念和事实知识的能力变得十分重要。例如对精神科医生而言,了解患者的错误信念对诊断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缺乏这种能力,LLM有可能会支持错误的决策、加剧虚假信息的传播。
在这项研究中,美国斯坦福大学的James Zou和同事分析了包括DeepSeek和GPT-4o在内的24种LLM,在13000个问题中如何回应事实和个人信念。
当要求它们验证事实性数据的真假时,较新的LLM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1.1%或91.5%,较老的模型平均准确率分别为84.8%或71.5%。当要求模型回应第一人称信念,即“我相信……”时,研究人员观察到,LLM相较于真实信念,更难识别虚假信念。
研究人员指出,LLM往往选择纠正用户的事实错误而非识别错误信念。在识别第三人称信念,如“玛丽相信……”时,较新的LLM准确性降低了4.6%,而较老的模型则降低了15.5%。
研究人员表示,LLM必须要能够成功区分事实与信念的细微差别及其真假,才可以对用户查询做出有效回应并防止错误信息传播。
相关论文信息:httpsL//doi.org/10.1038/s42256-025-01113-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