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科大)举行查谦、朱九思雕像揭幕仪式。查谦雕像立于华科大西七舍南侧,建校纪念碑对面,梅花映鼎旁;朱九思雕像立于该校图书馆主馆老馆入口南侧,“敢于竞争 善于转化”景观石旁。
师生代表向雕像敬献鲜花,行注目礼,表达对两位先生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
查谦长孙查乐平凝视爷爷的雕像。 华中科技大学供图
?
雕像捐建人、1980级校友黄立回忆了自己在母校的学习往事,讲述了两位老先生的人格风范对自己求学、创业产生的重要影响。
华科大党委书记刘波在致辞中讲述了查谦、朱九思的生平以及对华科大发展的重要贡献,表达对两位老先生的深切缅怀,阐述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
活动现场,师生代表以集体朗诵的形式,讲述查谦、朱九思两位建校丰碑式人物的办学理念及对学校发展的重大影响。
查谦、朱九思是华中工学院(华科大前身)的主要创建者和奠基人,更是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1952年,为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中央决定进行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南军政委员会遵照中央指示,决定在武汉新建三所工科学院——华中工学院、中南动力学院、中南水利学院。
在这一背景下,查谦受命担任“三院联合建校规划委员会”主任委员,肩负起创建新型工科院校的历史重任。他以非凡的战略眼光,选定武昌喻家山作为校址,指出该地“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长远发展,是一块宝地”,这一决策为华中工学院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伴随新中国的朝阳,华中工学院在武昌喻家山南麓破土动工。1953年10月,作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和首任院长,查谦在开学典礼上作出重要讲话,提出“加强团结、建立正常教学秩序”的指导思想,带领师生实现当年筹建、当年招生,使学校迅速初具规模。
在他的领导下,华中工学院于1960年跻身全国重点高校行列。他所倡导的“实验室作风”,即谨慎、踏实的工作态度,深刻影响了一代代华科大人。
查谦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创建了武汉大学物理系和华中工学院物理系;积极倡导“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和研究方法,为我国培养了许多物理学人才。他首次采用蒸发型铂片研究了光电效应的不对称性,清楚地界定了不对称性发生的条件,消除了因不对称现象而引起的与量子论的矛盾;指出以光电效应方法测定普朗克常数的正确途径。
朱九思之子朱毅凝视父亲的雕像。 华中科技大学供图
?
朱九思主持华中工学院工作30余年,为该校发展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出了开拓性贡献。回顾一生,他谦逊地总结为做了“两件半事”:一是提出综合化道路和科研走在教学前面的新思路,二是超常规广揽人才,半件事是植树造林。
第一件大事,突破单一工科局限,提出“走综合化道路”,加强理科、文科和管理学科建设。“科研走在教学前面”,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科学研究的发展,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二件大事,他在特殊时期顶住压力,大胆引进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他们日后大多成为学术骨干,为该校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半件事”——植树造林,看似平常,却体现了朱九思先生重视环境育人的远见卓识,为今日华科大“森林大学”的美誉奠定了基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