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虹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24 22:13:15
选择字号:
我国科学家揭秘生物入侵“时间密码”

 

10月23日,国际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院周旭辉教授团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通过全球尺度的系统,分析揭示了生物入侵(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入侵)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动态演变规律,颠覆了传统认知,为应对全球生物入侵危机提供了全新视角。

  ?

一直以来,“哪些物种容易入侵”深受业内关注,“物种入侵后会造成什么影响”却少有学者系统研究。周旭辉团队的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他们明确区分了“物种入侵成功”和“产生生态影响”这两个既相关又不同的过程,还首次系统量化了影响生态系统变化的关键因素。

研究团队汇总分析了全球775项研究数据,涵盖超过2200个效应值,主要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这三类入侵者对15项关键生态系统属性的影响,最终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入侵生态影响数据库”。

团队找到了预测生物入侵影响的“核心动态因子”,即物种入侵后停留的时间。它对生态影响的预测能力,超越本地物种多样性、纬度、物种自身特性等传统研究因素。这一发现还揭示了重要规律:生态系统面对入侵时,不同部分的“反应”截然不同。一方面,土壤的理化性质,如土壤里的有机碳、总氮含量,有“自我恢复力”。起初入侵植物时会对这些指标产生负面影响,但6到10年后,这种影响会减弱甚至消失;另一方面,本地植物的多样性却在持续“受伤”,随着入侵物种滞留时间变长,负面效应不断加重,而且这种伤害几乎“不可逆”。这一发现也挑战了“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单一趋势”的传统观点。

研究成果对全球入侵物种管理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研究人员也指出,目前全球南方地区关于生物入侵的长期研究严重不足,针对动物、微生物入侵的功能性状研究也亟待加强。研究者呼吁各国科学家加强合作,建立全球生物入侵影响监测网络,推动相关研究从“描述性科学”向“预测性科学”转变。

(受访单位供图)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我国首颗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完成在轨测试 新型光电神经网络架构让光电计算精度更高
神秘宇宙“斑点”究竟是什么? “向上生长”的芯片,突破摩尔定律限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