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佳欣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11 12:13:03
选择字号:
还能捕鸟?“大夜蝠”高难度狩猎揭秘

 

将近25年前,科学家在检查一种蝙蝠——欧洲体型最大的蝙蝠“大夜蝠”的粪便时,意外发现了鸟类的羽毛。这个发现提出了一个惊人的问题:难道这些蝙蝠会捕食小鸟吗?如果会,它们又是如何在黑暗的夜空中做到的呢?

这张蝙蝠嘴周围有血和羽毛,暗示它曾捕食过小鸟。图片来源:美国科学促进会网站

  ?

这个谜题困扰了科学家们数十年。直到最近,一支国际研究团队在顶级期刊《科学》上发表了他们的答案,揭开了这场发生在千米高空的隐秘狩猎故事。

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巧妙的“搭车”实验。他们在蝙蝠背上安装了特制的微型“背包”记录仪。这些设备非常轻巧,不会影响蝙蝠飞行,却能像黑匣子一样,实时记录下蝙蝠的飞行轨迹、速度、高度以及它们发出的声音。

通过分析这些宝贵的数据,一个惊心动魄的捕食过程浮出水面。

原来,每年都有数十亿只鸣禽在夜间迁徙。它们本以为夜晚飞行可以躲避白天的天敌,却不知自己正飞入另一位猎手的领地。大夜蝠会飞上千米高空,利用一种鸟类听不见的低频超声波,悄悄地锁定这些毫无防备的鸟儿。

当蝙蝠接近猎物时,它会突然加速,像一架战斗机一样向地面高速俯冲。记录仪显示,有一次俯冲甚至持续了近3分钟!在这场空中格斗中,鸟类也会拼命闪躲,但蝙蝠的追击异常迅猛。在一段关键的录音里,科学家们先是听到了21次鸟类惊恐的叫声,随后是长达23分钟的咀嚼声,这证明蝙蝠成功捕获了猎物,并且可以边飞边吃。

那么,蝙蝠是如何处理几乎有自己一半体重的猎物呢?结合在蝙蝠活动区域发现的鸟类翅膀残骸,团队根据X射线和DNA分析结果推断:蝙蝠在咬死小鸟后,会先咬掉沉重的翅膀,然后用腿部灵活的膜状皮肤形成一个临时“口袋”,托住猎物,在空中慢慢享用。

奥胡斯大学生物系副教授劳拉·斯蒂德肖尔特形容道:“这就像我一个人一边跑步,一边还要抓起一个35公斤重的动物并把它吃掉一样。”这样的高难度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这项持续了25年的探索,最终在微型记录技术的帮助下画上了圆满句号。科学家强调,完全不必担心大夜蝠会威胁到鸟类的数量。因为大夜蝠本身在欧洲就非常稀少,且正因森林栖息地减少而濒临危险。所以,这项研究不仅解开了一个长久的生物学谜题,更重要的是,它为人们如何更好地保护这种神奇的蝙蝠,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科学依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颠覆认知:苔藓植物,真的不简单 中国科大发展“绿氢冶铁”新技术
我国科学家突破片上纳米尺度光操控难题 科学网2025年9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