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瑞颖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10 8:42:43
选择字号:
迈向“黑灯实验室”:业界共议数智化如何重塑未来科研与检测新范式

 

近日,第二十一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5)在北京举行。活动期间,安捷伦、江苏盛虹石化等能源与材料领域的嘉宾,围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实验室的智能与应用”这一主题举行了圆桌论坛,探讨了数智实验室的核心驱动力、当前挑战与未来图景。

盛虹石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质检中心经理郭媛媛首先说明了大型石化实验室的核心痛点:“面对大型石化企业从原料到产品输出以及环保安全等多领域的分析检测,如何快速、准确、安全地完成高通量检测,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挑战。”

在郭媛媛看来,数智化转型带来的价值远不止“增效”,最根本的是安全性的提升。高毒化学品的传统人工检测过程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人员健康与实验室环境安全无法有效保障。通过自动化实验室的建设,不仅提升了检测效率,还大幅改善了员工工作环境与实验室安全。

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迟海鹏认为,AI驱动的黑灯实验室,其核心是生产力的主体从“人”转变为“AI与自动化系统”,这不仅仅是简单替代重复劳动,它将深刻改变研发和检测的范式。

迟海鹏预测,基于高质量数据对生产工艺进行实时调优,将成为下一个爆发点。在他看来,这场变革并非遥不可及,“未来三到五年,AI驱动的黑灯实验室将在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开始赋能生产优化。五到十年,研发领域的普及率将快速提升。”

安捷伦大中华区技术解决方案总监康瑜容表示,未来的仪器设计必须更具前瞻性。“我们正致力于打造’智能化就绪’的平台。以新推出的液相色谱系统为例,其内置的智能助手不仅能自动化完成日常准备与诊断,还能在数据异常时发出预警,目标是解放实验人员的双手,让他们专注于更高价值的分析决策工作。”

“必须构建一个开放、合作的生态。”安捷伦中国实验室生产力创新中心经理葛奇指出,数智化实验室的成功绝非单一企业所能完成。他介绍,其团队开发了标准化的自动化控制中间层接口,旨在更顺畅地接入不同合作伙伴的自动化系统,同时确保未来软件硬件的升级兼容性。

郭媛媛从用户角度指出,现有实验室设备品牌众多,管理复杂。她期望设备供应商能在硬件接口和软件数据端口上更具开放性和标准化。

迟海鹏对此表示赞同,并直言这是当前项目执行中的主要痛点。“实验范式变了,生产力主体变了,但许多仪器的设计逻辑仍以人为中心。”他希望整个行业主动拥抱变化,打破数据与控制的壁垒,共同为AI驱动的未来实验室做好准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9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利用科技打赢盐碱地“逆袭战”
气候变化使亚马孙雨林树木长得更加高大 最新研究发现土卫二或可支持生命存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