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滔,朱汉斌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1/13 20:08:34
选择字号:
3次拒稿4次返修,6万字回复审稿人!他终于守得云开雾散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 孙滔 朱汉斌
“轻舟已过万重山。”1月9日,徐庆帅作为第一作者的题为《六氟锆酸锂基耐用型锂金属电池》的《自然》(Nature)论文上线,当天他在朋友圈转发华南理工大学视频号相关报道时发出如此感慨。
这篇论文来得太不容易了!在视频连线采访期间,谈及其中的波折,这位33岁的博士当着他的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严克友和《中国科学报》记者的面,哭得像个孩子。

从2022年8月12日第一次向Nature投稿到论文上线的881天里,这项研究产生了总计20GB的工作数据,以及5000余个文件。他们的论文历经3次拒稿4次返修,给审稿人的解答文件总计6万字、180页。徐庆帅说,从初稿到定稿,私下的修改稿多达100多个版本。

徐庆帅等发表的Nature论文截图。

  ?

徐庆帅把博士生4年期间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在了这个研究上,他也因此承受了难以言尽的焦虑和迷茫。最艰难之际正是毕业前夕,一边面临Nature论文返修,一边还要撰写毕业论文,徐庆帅经常一个人在操场上发呆。更令人难过的是,毕业答辩前两天怀有身孕的妻子生病住院,而他由于异地相隔无法探望。这些接踵而至的困难,让徐庆帅感到无尽的迷茫与无助。这一篇花了自己4年心血的论文,真的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除了睡不着觉,他甚至觉得自己可能不是做研究的料。好在这位年轻人最终想明白了:“实验虐我千百遍,我待实验如初恋”,反正也不差这次,那就继续。

1意外的沉淀物

研究的起源,要追溯到2020年11月20日。徐庆帅在打扫实验台时发现,手套箱角落里存放的废旧电解液变得浑浊起来,出现了白色沉淀物。
他是研究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本来的研究目标是添加了氯化锆和硝酸锂的电解液澄清溶液,然而这些澄清溶液在锂电池中一直没有效果,于是他就把这些废旧电解液堆放在了实验室角落里。
澄清溶液为何会出现沉淀?会不会是新产物?出于化学工作者的本能,徐庆帅觉得有必要关注一下这个沉淀物。反正之前的实验已经彻底失败了,就试试这个沉淀物,万一有什么效用呢?
带着这份好奇,徐庆帅把沉淀物分离了出来并加到锂电池中。测试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原来的锂电池只能循环200圈,加入沉淀物后一下子提高到了1400多圈,差不多是原来的7倍。最终实验测试显示,在这种沉淀物的加持下,锂电池的循环可以高达3000圈。
也就是说,这种锂电池可以循环充放电3000次,且容量保持在初始容量的80%以上。
锂电池和当前新能源汽车上的锂离子电池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三元锂电能量密度仅在240瓦时每千克~280瓦时每千克左右,而锂负极与三元正极匹配组成锂金属电池时,其能量密度能够达到350瓦时每千克~500瓦时每千克。然而,目前的商业电解液无法在锂金属负极表面形成稳定固态电解质界面(SEI),这就导致了电池安全性较差和循环寿命较短。
如果这种沉淀物能够突破上述锂电池困境,那将是前景远大的创举。于是徐庆帅兴奋起来,决定重复这个测试。
不出意外的是,意外还是发生了。无论他怎么重复这个实验,沉淀都不再出现了。他一度怀疑那个沉淀是不是污染而已。他把能想到的所有实验条件都复刻遍了,仍然没有得到期望的结果。
在徐庆帅所在的环境与能源融合教研所,丘勇才、严克友和陈光需等3位教授师出同门。除了实验室和设备共享,他们平时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进行学术“头脑风暴”讨论活动。
经过团队分析研究,并再度翻阅实验记录发现了端倪:沉淀物产生的那些天是高温天气,广州当时气温高达28摄氏度,而重复实验的日子却正值广州降温,最高气温不过11摄氏度。他们认为可能是温度影响了实验结果。

果然,当徐庆帅把温度提升之后,沉淀物又出现了。而当他把试剂放到冰柜里,过了一周都没有出现沉淀物。他们终于得出结论,高气温对于形成白色沉淀物至关重要。这种沉淀物正是论文中提及的m-Li2ZrF6,也就是六氟锆酸锂基纳米颗粒。

徐庆帅(左五)博士论文答辩现场,右四为博士生导师严克友。

  ?

2投稿Nature


这种添加剂实用性如何?他们先装了一个全电池来测试。重复测试后发现,电池的倍率性能,也就是在短时间内放电的速度和稳定性表现惊人:20分钟就能把整块电池充满,且其循环性能依然接近3000圈。
但很快他们发现了问题。这个添加剂在由两个锂负极组成的对称电池的测试中,其表现仅限于其倍率性能提升,循环性能却没有变化。
这个问题困扰了他们将近半年。于是,他们只好用排除法进行分析,最终把关注点放在了电压的影响。他们证明了这个添加剂是一种电压驱动型电解添加剂——即在电池充放电的过程中,它才会工作;而在没有施加电压的时候,它就不起效。
这就意味着,相对于传统添加剂每一次循环都有消耗,这种电解添加剂能够长期对电池进行保护。这也是它能够实现3000圈循环寿命的原因。
接下来的3年多,徐庆帅就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进去。
其实刚开始,徐庆帅并没有想着投稿到Nature,而是考虑发表在《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一本材料学领域里很好的期刊。
这时候,丘勇才教授告诉他,“你已经发过这个期刊了,要不换成更高级的《焦耳》(Joule)期刊吧?”不料,当他按照《焦耳》的标准写完第二版,导师团队经过讨论,又建议他改投《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
因为每个期刊风格不同、要求不同,徐庆帅差不多每次都要推倒重来。
当导师团队和合作者中国 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李泓、浙江工业大学教授陶新永再次讨论后,大家觉得可以按照Nature正刊来打磨这个工作。当徐庆帅听到要投Nature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找导师吐槽:自己不过是一个二年级的博士生,要考虑毕业呀!
但是他的博导丘勇才和严克友基于多年的研究经验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也是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问题的研究,这时发表多篇普通文章就不如发一篇重磅作品。它可以改变整个领域,影响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2022年3月,由于又要按照Nature标准重新梳理论文写作思路,而自己没有任何经验,他感到信心不足并开始焦虑、失眠。他在自我调整了两个月后开始自我鼓励:“我在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就已经发了一篇非常好的期刊论文。博士生期间,我应该突破硕士水平而不是固步自封,万一能再创造一个奇迹呢?”

当给予自己足够的情绪价值后,他告诉自己,往前冲吧。

毕业答辩当晚,徐庆帅还在给Nature论文补数据。当时有同门调侃,“谁家的师兄毕业了还这么卷。”

3审稿磨砺


Nature编辑一开始就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当年10月,他们收到回信——一封拒稿信。徐庆帅被告知,这个材料已经有人研究过了,他们的研究失去了新颖性。
沮丧之余,徐庆帅很快发现,Nature编辑说的虽然是同一种材料,但却是两种结构不一样的晶体。之前人们研究的晶体结构是t型,而自己研究的则是尚未有人报道过的m型结构。
他们做了补充实验,证明了t型晶体在锂电池中起不到一样的效用。Nature编辑部在收到申诉信后承认了其工作存在疏忽,这才把论文正式送审,那时候已经是2022年12月。
2023年1月19日,他们收到了第一轮回复意见,有两个审稿人肯定了创新性,提出了很多作者团队没考虑到的问题,但是第三个审稿人坚决反对。此时,Nature编辑部作出裁决:再次拒稿。
徐庆帅记得很清楚,那天是腊月二十八,他正要和母亲去街上买肉。早上6点,看到导师给他发来了论文被拒的消息,徐庆帅顿时意兴阑珊,无心过年。
他就这样心灰意冷地过完了年,又踏上了返修的征程。当他们仔细阅读审稿意见的时候,发现审稿人在理解上存在一些偏差,于是他们开始逐个解决问题,并再次发起申诉。
第二轮审稿是漫长的。两位给出正面反馈的审稿人逐步肯定了这篇论文,但是第三位审稿人一直纠结于机理和产业化前景,要求提供更实锤的证据。因此编辑经综合考虑后还是拒稿。
怎么办呢?研究团队决定全方位解决审稿人提出的问题,经过反复取证打磨,第三次申诉返修。不成想,第三个审稿人对之前已经回复过的问题视而不见,再次提出了更多问题。还好这次编辑部并没有拒稿,而是让他们大修。
他们决定破釜沉舟,把手工简易制作的安时(Ah)级别的软包电池数据呈现了出来,尽管受产线条件限制,这些数据不够理想。他们还把所有证据重新梳理,给对方发过去一封洋洋洒洒50多页、一万多字的文件。在这封信中,他们梳理了那个审稿人提出的所有问题,并一一解答,同时把他们的结果和同领域最好结果对比,证明了这项研究的领先地位。
审稿人终于松口了,最终回复说:“这是一个长达两年半的故事。你们在这期间作出了非常大的努力。这次修改之后,你们的文章质量相对于初版来说有了质的飞跃,因此我同意接收。”
其实审稿人一直纠结的那个问题的确很难解答。他想知道,这个电解添加剂中有哪些有机物、哪些无机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的。
徐庆帅当时觉得,这些问题的回答极具挑战性。因为电池负极表面SEI层厚度是纳米级别的,有机物的种类更是复杂多变,现有手段无法进行精准表征。
但他们没有放弃,依然尽可能回复审稿人的意见。
虽然无法直接测量,他们采取了多种间接的技术手段,包括冷冻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时间飞行二次质谱(ToF-SIMS)。通过各种数据之间的关联找到答案,以消除审稿人的质疑。
经过审稿阶段的磨砺之后,徐庆帅有不少获益:他想明白了不少之前没考虑到的问题,对于SEI的成分和工作机理的理解更透彻了。按照严克友的说法,他们对本工作中SEI的理解达到了庖丁解牛的程度。
回头看这项研究的发表,徐庆帅总结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实验记录,留意那些细节,尤其是一些不经意的东西。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就要学会使用排除法。只有平时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才会坚信那个沉淀物不是污染,才会去倒查当时的气温变化。
其次就是要有刨根问底的决心。这也是Nature这个级别的论文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要求。相同的文章,如果只做了50%的工作,也可以发表到领域里不错的期刊;但是要达到顶刊要求,需要“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此外,要积极跟导师和合作者沟通讨论。实验中往往会有一些偶然的奇怪现象,需要进行“头脑风暴”。徐庆帅每每回忆博导丘勇才拖着病体、在医院病房里主持腾讯会议参加讨论的情景,内心总是满满的感动,也才有了死磕到底的决心。
最后,要认真对待审稿人的每一个问题,这是一个自我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正是审稿人一丝不苟的严谨科研态度,才让他们对这个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所以,研究团队积极协作、共克难关、接力冲刺,最终才能化偶然为必然。这是科学研究的必经之路。
下一站,徐庆帅将奔赴 香港继续从事锂电池领域的博士后研究。
相关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294-z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地球早期大气层曾发生碘氧“大战” 几十年来最明亮彗星将闪亮夜空
2024全球海洋“热”度惊人 “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开工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