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4/9/20 15:09:36
选择字号:
郑时龄院士:以有机更新提升城市应对挑战的能力

 

“台风贝碧嘉提醒我们,城市的韧性发展很重要。”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表示。

在2024上海市科协学术年会开幕式现场,郑时龄以“卓越的全球城市与有机更新”为主题,结合国内外城市更新的案例,诠释了城市更新的内涵。

郑时龄。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故事。英雄伊阿宋带队,乘坐快船阿尔戈号去遥远的科尔喀斯取金羊毛。在漫长的旅途中,阿尔戈号的每一片材料都随着时间而被更替,但是它仍然是阿尔戈号,即一个有可识别的意义的整体。

城市的发展变迁,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

“城市总是多元、多样化的,是在历史中逐渐形成。城市也有‘新陈代谢,一直在变化,这个过程虽然看上去并不壮观,但涓涓溪流终将汇成大江大海。那些让我们永远仰慕的城市空间,总是生活的场所,是适合人们停留和交往的空间,是与文化、社会融合的空间,是永远有着创造性的空间。”

城市更新,就是在本市建成区内开展持续改善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的活动。在开展建筑理论研究、建筑教学和建筑创作活动的过程中,郑时龄十分注重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性。他强调,城市更新应是可持续的有机更新,是在城市上建设城市。作为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城市更新也是理想、艺术和价值的体现。城市更新涉及物质性的更新和非物质性的更新,也包含市民素质、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更新。

而通过城市更新,打造韧性城市是近年来城市建设的重点。“韧性”一词最早来源于生态学,指在受到严重压力或扰乱后还能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能力。“韧性城市”则是一个系统的概念,指城市系统能够适应未来挑战,提高应对灾害和人口增长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又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等都属于韧性城市的范畴。

“这意味着,我们在对城市发展做前期规划的时候,就要考虑城市长远的使用,将应对各类潜在风险的能力纳入规划中。”郑时龄解释,“比如现在很多新建筑,在材料使用、空间设计等环节进行变革,降低碳排放的同时节能环保。”

但整体而言,城市更新是一个“久久为功”的工程,会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科技发展而发生变化。

城市的发展到底需要多少土地?如何平衡生产、生活、交通和各类建筑的用地需求?如何平衡近期需求和长期发展的目标需求?如何创造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的建筑?……

“关于城市未来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共同探讨城市的未来发展。”郑时龄表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备受科技巨头青睐 下一代地热来了 变暖加速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向高海拔扩张
“双星合璧”制造人工日食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