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了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简称为青基),该怎么退?”
8月23日,在获悉自己的青基项目申请成功后,北京大学博士后安旭在社交媒体发出了上述“求助帖”。他的疑问,自然被很多人视为“凡尔赛”。该帖引来了大波评论:“不想中就别审,纯纯浪费资源”“讨厌装的人”“快点退,马上退”……
网友的怒气不难理解。从数据上来看,青年科研人员在争夺国自然项目资助上的竞争不可谓不激烈。青基作为青年科研人员在国自然基金申请征途中的第一站,意义重大。2024年青基获批23226项,而申请数就有149489项,通过率仅为15.54%。没有中过青基的青椒们,甚至可能会面临职业危机。
安旭不是被动做科研的人。在读博的5年期间,他呆得最久的地方是实验室,唯一的休息时间是周日下午。他享受在实验室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在北大做博士后的第一年,他动摇了,并且认真考虑退出学术这条路。
他为什么想要放弃科研,甚至在成功申请到青基之后还苦恼不已?他最终的选择是什么?近日,安旭接受《中国科学报》的专访,讲述了他的心声。
以下是他的讲述。
帖子发完后被网暴,骂我是“科研界绿茶”
我是第一次申请国自然基金项目,之前还申请过第75批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但没有中。
很多人质疑我既然不想申中,当初何必要申请。因为3月份申请的时候我还没想要放弃科研。
我是真心发帖求助的,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理解我。轻则骂我,重则私信问候我。也有特别搞笑的,骂我是“科研界绿茶”,还有人说“我把你扔到西湖里面,都够全国人民喝一年的龙井”。各种各样的评论,很多都说我装。误会就误会了吧,我尝试解释过也没有用。
我是在今年4、5月份,决心不再继续做科研。这不是一个冲动的决定。无论是科研还是生活层面,当时我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我是2023年7月博士后进站,今年进入第二年,距离明年6月份出站已经进入倒计时。
在博后期间,至今我还没有做出满意的成果来。最初半年一直在做的项目没有丝毫进展,只好放弃。从去年12月份开始做的新课题,又遇到了新的困难。这个时候,合作导师又让我做其他的项目。以我目前的知识水平来判断,我觉得做出那些项目很不现实。
一方面导师的事情在分散我的精力,另一方面我自己做的研究又推不动。这让我产生很大的焦虑感。我迫切地需要思考未来的路在哪里。
这期间我看了一本书,题目是《离开学术界》。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如果真的离开学术界,在工业界其实也有很多值得探索的事情,而且给的工资待遇比学术界要高。很多不敢逃离学术界的人,仅仅只是缺乏信心,惧怕进入一个新的圈子。
选择学术圈,就意味着无止境的工作
继续做科研的路径是可预见的。我的老师们、师兄师姐们,给我提供了很多的参考案例。尽管我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但还是感到压力很大。
我很清楚在学术圈待下去,更可控。我对自己科研能力很有信心。我相信即使是follow别人的工作,我也能够待下去。但我不想单纯去follow别人,我希望做出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我更希望做得好,而不是满足于做得出来。
另外,青年教师面临很大的学术压力。现在好的高校普遍都是非升即走。
我的观察是青年教师进入高校就意味着无止境的工作。他们基本上没有休息时间。进入学术界,要想往上升,要有文章、要有基金,而不管是文章还是基金,都要花时间来做实验。如果是一个学校的新老师,可能既要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还要做实验、写东西和其他材料。时间根本不够用,更不用说还面临结婚成家的生活压力。
在读博期间,我已经在拼命工作了。读博的前4年,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实验室。每天七八点到实验室,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去,中午也没休息。唯一休息的时间是周日下午,我会去打两个小时篮球,然后吃饭、洗澡,再到实验室里工作。5年读博下来,我的实验记录本就写满了9本,每本200多页,而其他人不过写了五六本。
我享受做研究的过程,但也会感到痛苦,尤其是生理层面。在博三、博四的时候,明显感觉身体素质在下降。比如到了晚上八九点的时候,我的眼睛就会非常痛,不停流眼泪,眼睛里都是血丝。我为了继续做实验怎么办呢?就跑到卫生间里,打开水龙头,用凉水冲一下,这样眼睛就不那么疼了,可以再坚持一会儿。因为多待两个小时,我就能多做一些实验,这样就能多一些结果。
读博期间的经历,让我觉得很累了。作为博士后,我很希望能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来做科研,但合作导师习惯了管理学生的模式,对我们就跟管理研究生一样。他会告诉我们:“你是未来的青年科学家,你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在科研上面,而不是把它当作一份工作。”他说,一个好的科学家,就应该全心全意地投入在上面。
这让我感到很矛盾。我从一个学生转变为一个工作人员,我视博士后为一项工作。我尽到应尽的责任,把这项工作做好。但是,在工作之外,我不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吗?
我的确是一个能拼的人
要想进入好的“双一流”高校,需要一个特别漂亮的履历作为敲门砖。而我此前的路可以说是暗淡无光。我很努力,但努力并不一定有回报。
我的大学就读于江西井冈山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大二时候去了同济大学接受2年的联合培养。本科毕业证上有这两个学校的印章,所以我算是“半个985本科”。2015年考研南开大学失利后,我被调剂到了西北一所985高校,从事化学生物学的研究。3年后在西北另一所名校读博,直到2023年拿到博士学位。
我对硕士生导师的印象很深。毕业后的一年里,我大概有二十几次还梦到了他。简直是噩梦。
我的硕导申请基金很厉害,发文章也很厉害,但他很抠门。他很少批准学生购买实验用品,而是让我们去隔壁实验室借用,以至于隔壁实验室门上后来还贴了一个“某某实验室与狗禁止入内”的字条。
当时还没有PUA的概念,现在回头看,我的确是被他PUA了。
我在硕士一年级就做出了一项不错的工作,但是一个研三的学长那时研究不顺,导师就找到我说:“这个师兄眼看毕不了业,是不是应该帮一下?”于是我这项工作成果就变成了他人的。
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唯一。我在硕士生期间主要写了2篇论文,其中有一篇的第一作者在发表的时候变成了导师。也就是说,导师不仅是通讯作者还是第一作者,而在我的后面还跟了2个共同第二作者。
更别提导师有时候还会指着学生鼻子大骂。那个时期,我想到导师的脸都会心绞痛。
不仅是学习相关的,其他帮他干的杂活也特别多。我甚至还帮他卖过房子。他的老房子破旧且脏乱,我需要一个人先把房子打扫干净,再和中介带着买家看。
之所以仍然留在西北高校读博,也是因为硕导的关系。直到硕士毕业,我的论文被导师压在手里,还没有发出。这样很多好高校我都申请不了。另外,导师管得很严,我要去外地很难获批,这样就只能在附近高校找机会。
相比之下,我的博导友好多了。虽然中间也有一些摩擦,但都是真男人之间的交流。博导在我申请博士后的推荐信中对我的评价是:意志力很坚定,执行能力很强。我很欣慰。
我的确是一个能拼的人。我读博的第一年就有一些比较好的结果,只是到了第二年导师有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想法,想做一个Nature、 Science级别的课题,接下来差不多3年,我一直为之埋头苦干。只是很遗憾,我们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挑战失败了。
这3年如今说起来轻描淡写,其实过程无比艰难。我只能安慰自己,这些无用功提升了我的科研能力,也磨炼了我抗挫折的能力。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点也没有怀疑自己毕不了业。还好,最后有一篇不错的论文发表,能让我顺利博士毕业。
能够度过那些时光,我很感恩一路帮助过我的老师、家人,还有一直与我共患难的朋友们。
现实的压力,常常遮蔽我乐观的那一面
我出生在安徽安庆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我的妈妈没有念过书,我爸爸初中没有毕业,他们常年在外面打工。我是家里的老二,有一个姐姐和弟弟。
我是93年出生的,今年31了。家里人包括我的爷爷奶奶、我的爸妈都会催我结婚,这方面压力很大。加上毕业之后,还面临着经济压力。毕竟人们都说三十而立,但到现在我还没有钱。我甚至感觉处于穷苦潦倒的状态。有的时候会想,自己奋斗了这么多年,好像还是一无所有。
我不是总这么悲观。我也知道我只不过是被当下的一些困扰和挫折蒙蔽了双眼。我当然有别人没有的东西。只是现实的压力,常常会遮蔽我比较乐观的那一面。
我只是一个普通博士。我的父母以我为荣,我也以他们为荣。他们的性格很好,吃苦耐劳。他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已经做得最好,无可挑剔。我有时还会羡慕在老家的伙伴们早早步入了社会,他们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房子、车子、孩子,其乐融融的。但现在的我就像在孤军奋战。夜深的时候,尤其容易胡思乱想。
读完博士,来到北大做博士后,我也没觉得自己很厉害。我跟马路上为了生活奔波的这些人没一点区别。
最终选择
青基结果出来前,我在很多没中基金的帖子下留言“接不中”。事实证明,这个还可能是反的。
在我的帖子下,除了来骂我的,还有不少是真心求经验的。我都回复了。
我很感谢北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科研环境氛围,为我开展科研和申请基金提供了相应的帮助。但我认为平台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最重要的是本子的质量。要注意前期工作跟将要开展的研究之间的直接关联性。跳跃太大的话,很容易造成研究基础、研究背景不够可靠。
另外,要尤其重视本子的逻辑性。这个跟搞辩论赛有点相似。因为辩论一个题目,首先有一个立论陈词。这个立论陈词开篇就决定了你的立场观点,也就是申请书里的摘要给人的第一印象。后面的内容只要能够很好地符合摘要,基本上就问题不大。
也有人给我出主意,讲怎么退掉基金。我也知道了。我已经收到邮件通知,需要在国自然基金的系统里提交计划书。如果不提交计划书相当于自动放弃。
上大学的时候,我的个性签名是:生活理应充满挑战而非挫折。生活当中那些挑战、挫折、困难,都不算什么。那些就是帮助你提高的,帮助你跨越的,让你变成更好的人。后来,我改成了“生于忧患,忧患而死”。我觉得很少人是死于安乐,而是在“贫苦时就死掉了”。
如果这次的青基没中,我大概率不会继续沿着学术方向走下去。但拿到了之后,又觉得冥冥之中有一种使命在召唤我。毕竟我有一个奋斗了这么多年的学术梦。
这次的青基项目,我已经积累了一些研究基础,在往完成的方向推进。所以,3年时间完成,对我来说没有问题。我会继续完成它。
*文中安旭为化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