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至13日,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协办的第六届未来国际加速器委员会(简称ICFA)空间电荷效应研讨会在广东东莞举行。记者获悉,这是ICFA空间电荷效应研讨会首次在中国举办,会议将通过24场学术报告呈现国内外强流加速器装置的现状。
研讨会现场。张玮供图
?
随着国际上高通量散裂中子源、清洁能源以及强流重离子装置等的蓬勃发展,强流粒子加速器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新能源工程等诸多重要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何有效抑制空间电荷效应,是全球强流加速器面临的共同难题。
“中国在强流加速器领域的影响力已跨越国界。本届会议从欧洲等西方国家转战至中国,正是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在此领域研究实力的认可与期待。”与会专家、来自德国的Giuliano Franchetti博士表示,会议为国内外空间电荷效应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国际前沿的交流平台,为推动国际空间电荷的研究、强流束流动力学理论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今年1月,位于东莞松山湖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已正式启动二期工程,加速器束流功率将从目前的160千瓦升级到500千瓦。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总指挥王生强调,空间电荷效应是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限制束流功率升级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深入理解空间电荷效应的发生机制,对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提高质子束的束流品质和功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进入本世纪以来,强流加速器技术蓬勃发展,兆瓦功率级强流加速器开始建设并投入运行,空间电荷效应是限制这类加速器功率的最关键因素。王生指出,本次会议对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强流束流动力学面临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将有效帮助中国散裂中子源迎接加速器功率升级面临的各项挑战。
本届研讨会聚焦全球各强流加速器装置所面临的空间电荷效应问题及最新研究成果,这也是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
据了解,ICFA空间电荷效应研讨会由欧洲加速器研究与发展协调项目于2013年发起,旨在讨论国际前沿空间电荷效应的最新科研成果,推动先进粒子加速器物理与技术的发展。会议约每两年举办一次,先后在瑞士、英国、德国、美国等地举办。本届研讨会对促进先进加速器物理与技术领域的深层次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