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倪思洁
9月5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围绕“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规划了今后3年中非各领域的友好互利合作。
行动计划第5.3.4条提出,双方将发挥“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作用,继续在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现代农业、防灾减灾和公共健康等领域加强合作,在《“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框架下,实施“非洲粮食—水资源—环境保护与发展科学行动计划”,开展研究项目,助力非洲发展。
这是继《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中非合作论坛—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之后,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非中心)第四次被写进中非合作论坛官方文件。
这家机构为何如此被中非合作论坛峰会青睐?它做了什么?有何特别之处?对此,《中国科学报》专访了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主任、中-非中心主任王青锋。
《中国科学报》:中-非中心目前的发展情况如何?
王青锋:中-非中心于2013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境外科教机构之一,也是中国政府在境外建设的第一个综合性科教机构,依托单位分别是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肯尼亚乔莫·肯雅塔农业技术大学。
中-非中心总部设在肯尼亚,基础设施由中国商务部援建。总部设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地理科学与遥感以及微生物研究等5个科研分中心。立足肯尼亚,中-非中心还先后在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卢旺达、毛里塔尼亚等非洲国家设立了5个区域合作办公室、5个联合实验室、3个示范园区和1个省级离岸中心。
目前,中-非中心已成为中非科技合作、对非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平台。
《中国科学报》:从2013年成立至今,中-非中心取得了哪些科技合作成果?
王青锋:成果主要包括4个方面。
一是助力非洲生物多样性保护。自成立以来,中-非中心先后组织国内科研团队与东非各国合作者开展了80余次生物多样性联合考察,发现发表非洲植物新物种近20种,出版《肯尼亚植物志》等专著10余部,合作发表科研论文600余篇,其中包括发表于《自然》《自然-植物》《自然-通讯》等的高水平论文30余篇,为东非国家了解本国生物多样性概况、促进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二是协同解决非洲粮食安全问题。中-非中心在肯尼亚建设了“现代农业示范区”,将中国先进农业种植技术、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引入非洲,开展了玉米、高粱、水稻、小米、葡萄和猕猴桃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优质高产示范,筛选出适宜当地的优质高产作物20余种。2022年,在肯尼亚严重干旱的情况下,示范区试种的本地白玉米喜获丰收,产量达每英亩2700公斤,比周边同类玉米产量高约50%,在肯尼亚引起热烈反响。
三是加强非洲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建设。中-非中心通过多渠道多方法支持非洲国家改善生态环境,服务于“非洲绿色长城”建设的“中国模式”落地,分别在毛里塔尼亚、埃塞俄比亚及尼日利亚建立了荒漠化防治示范基地。该示范案例被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的2022年“南南合作与南北合作优秀案例”收录。目前已为10余个非洲国家培养了近200位荒漠化防治专业技术人才。
四是增强非洲重大灾害预警能力。中-非中心自主研发了包含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遥感影像、水资源格局及主要环境要素等信息的“非洲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出版专著《肯尼亚国家地理遥感图集》《“卢旺达”中国高分卫星1、2号影像图集》等。2018年5月,肯尼亚帕特尔大坝发生决堤,大量农田被损毁、房屋倒塌、道路中断。中-非中心第一时间对灾区进行遥感影像信息提取与应急评估,确定了优先救灾区域并提出设立二次溃坝防范区,对当地政府制订救灾计划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报》:中-非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情况如何?
王青锋:目前,中-非中心已经招收了来自14个非洲国家的320名硕士和博士留学生,其中40名学生获得各类优秀来华留学生称号。超过80%的毕业生回国后在政府部门和高校或研究机构就职,部分已担任主要负责人。
同时,中-非中心还组织开展了百余场次各类专业技术培训与学术交流活动,培养专业技术人员逾千人。
《中国科学报》:就你的体会,中-非中心成立10多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科技合作发生了哪些具体变化?
王青锋:中-非中心筹建之初,中非开展的科研合作比较少,主要合作局限在农业、医疗等与民生相关的领域,以中方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居多。2013年中-非中心成立后,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双方在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土壤、海洋、考古等领域的科技合作项目逐渐多了起来。这样的变化一方面是因为国家重视,另一方面是因为双方交流的机会多了,慢慢意识到有很多合作的需求和可能性。
《中国科学报》: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一部分,中-非中心是如何调动中国科学院乃至全国科技界的科技力量参与中非科技合作的?
王青锋:中国科学院的优势在于体系化建制化,中-非中心在中方依托的是武汉植物园,但武汉植物园不可能去做所有的事,而中-非中心又是一个综合性研究平台,所以这就需要中国科学院在全院层面进行协调。
在组织方面,中国科学院会协调相关研究单位参与合作,各研究单位也会在考核等相关政策上给予倾斜。例如,中-非中心理事会实行席位制,由相关不同学科方向的研究所负责人组成。他们了解中心工作的重要性,也可以推动研究所参与到合作中。
在资源配置方面,中-非中心会定期在中国和肯尼亚召开对接会,确定双方的合作需求、合作意愿,凝练共性问题。双方在研究许可办理、研究团队组织、研究场地提供、运行管理及经费申请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共建共享,保障科研合作可持续开展。
当然,参与中非科技合作的机构不仅限于中国科学院,在联合中国科学院内建制化力量的同时,中-非中心也邀请了一些大学参与生物多样性联合考察、城市环境规划调查等工作。
《中国科学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对中-非中心提出了新要求。下一步,中-非中心将如何对标行动计划,服务国家需求?
王青锋:未来,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中-非中心将要开展的旗舰型合作项目。我们将大力推进这方面的联合研究,在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下功夫,切实让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在非洲国家产生更大影响力;同时,在农业示范领域,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已有品种的产量、果实生长的均匀度等,将农业示范做精做好。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将继续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保证不同非洲国家的优秀学生有机会到中-非中心学习深造。
《中国科学报》 (2024-09-06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