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9/5 15:55:00
选择字号:
极地气候变化年报:南极海冰再创消融记录

 

9月5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3)》(以下简称《年报》)。南北极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利用多种气候资料分析表明,2023年南北极地区表现出持续的气候变化放大器效应,极端事件频发,对当地生态和全球天气造成显著影响。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金星表示,2023年南极海冰持续快速减少,再创消融记录。2023年2月21日,南极海冰范围低至1.788×106 km2,再次刷新2022年最低记录。特别是,南极海冰在过去一年中持续保持低位,年累积海冰范围远远低于历史记录。这是近年来全球气候最极端的事件之一。

北极海冰继续减少,但减少速度有所放缓。受春季海洋气温影响,北冰洋海冰开始消融较晚,夏秋季高温导致冻结也同样推迟。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全球变化与极地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丁明虎指出,未来南极海冰未来是否持续减少,很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开展研究,目前尚未得到确定的结论。

《年报》显示,2023年南极地区气温较常年略偏高,整体呈东-西区域差异大、极端冷和极端暖事件并存态势。2023年,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31.86℃,较常年略高0.05℃。南极半岛和西南极地区年均气温持续快速上升,7月7日极夜期间,南极点气温一日内飙升40℃,由-74℃增温到-34℃。东南极则出现冷异常,7月中旬至8月末,南极大部地区连续发生4次极端寒潮,维多利亚、威尔克斯等区域13个观测站点创造有观测以来最冷记录;威德尔海A23a冰山脱离冰架,面积达4000 km2,成为世界上最大冰山。

北极地区增温放缓,仍经历了1979年以来最暖夏天,整体呈“陆暖海冷”分布。2023年北极地区年均气温为-9.19℃,较常年高0.97℃,其中秋冬季节严重偏暖;按照区域来看,环北冰洋大陆地区特别是加拿大北部、巴伦支海-喀拉海沿岸,2023年偏暖幅度达到2.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加拿大北部地区异常高温少雨,导致严重干旱,诱发了持续5个月的野火,造成巨大损失;6月26日,格陵兰冰盖最高点气温达到0.39℃,超过了零点,造成冰盖大面积融化。

为何南北极增温速率有所差别?丁明虎说:“北极地区是大陆包围了海洋,上面有很多海冰,海冰融化之后,由于海冰-反照率反馈等机制,使得增温增多;南极是海洋包围了大陆,140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上有平均2450米厚的冰,冰的体量特别大,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融化也相对缓慢一些,所以它的气候变化相对慢。”

王金星还介绍,南极臭氧洞形成提前且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北极臭氧总量高于历史平均;极地地区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与全球变化趋势相似,均呈稳定的上升趋势。2023年南极臭氧洞提前了10天形成,9月21日达到单日最大面积2.6×107 km2;受汤加火山喷发物质输送影响,南极平流层云偏多,使得南极臭氧洞持续到12月20日关闭。同时,北极极涡偏弱且平流层气温较高,抑制了北极大规模臭氧损耗,使得臭氧总量偏高。

丁明虎说:“南北极温度变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这种温度变化会改变全球气候模式,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例如热浪、暴风雪和洪水。其次,南北极冰盖和冰川的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低洼沿海地区面临土地淹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甚至可能引起人口迁移。此外,气候变化还影响当地的动植物生态,尤其是依赖冰雪栖息环境的物种,例如如北极熊和海豹将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