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敏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7/26 9:15:58
选择字号:
安医大助力线粒体新突变位点妈妈获健康宝宝

 

7月8日早上八时,在湖北省十堰市一家医院诞生了一名意义非凡的女婴,标志着安徽医科大学教授曹云霞、副教授纪冬梅的线粒体研究团队利用胚胎植入前线粒体遗传学检测(PGT-MT)技术首次帮助线粒体DNA14459G>A(m.14459G>A)位点突变家庭诞生健康子代,该位点成功助孕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胚胎植入前-产前-产时三次线粒体DNA检测。安徽医科大学供图

线粒体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半自主细胞器,是细胞进行生物氧化与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被称为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拥有自身遗传物质即线粒体DNA (mtDNA),mtDNA由16569个碱基对组成,编码13种呼吸链结构蛋白,以及2种核糖体RNA和22种转移RNA,共同参与细胞的氧化呼吸的过程。mtDNA的突变会导致以呼吸链受损为特征的一系列线粒体疾病,一般临床表现与线粒体能量代谢缺陷相关,缺陷可以影响人体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器官,尤其是需要供能充足的大脑、心脏、肌肉、骨骼和眼睛等重要器官。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以及表现为任何形式的症状。

线粒体遗传病通过母亲遗传给子代,是一种严重的致残致死性疾病,目前没有有效治疗方法。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利用种植前遗传学诊断技术筛查低致病突变频率或零致病突变胚胎进行移植,从而获得健康婴儿。但此项技术的困难在于,线粒体遗传有其瓶颈效应、遗传异质性和复制分离等特殊性,难以寻找其规律,且不同位点突变其发病阈值不同,这就给临床PGT-MT技术选择胚胎带来了极大困难。

m.14459G>A是一个罕见的致病突变,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肌,有一些患者可能出现更多的全身表现,引起的临床表型有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早发性肌张力障碍、LHON伴早发性肌张力障碍、Leigh综合征和其他神经损害和基底节区对称性病灶等表现,也有罕见的线粒体脑病患者的报道。

2023年6月,湖北十堰的一对夫妇(化名小李)来到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纪冬梅线粒体门诊生育咨询。小李夫妇在2020年自然妊娠分娩一男婴,出生后发育落后,在一岁半时出现抽搐的现象,颅脑MRI提示双侧基底节区、丘脑及中脑导水管区域出现异常信号,遗传检测发现患儿外周血携带m.14459G>A突变,血液携带率为77.26%,诊断为Leigh综合征,后治疗无效不幸离世。患儿母亲的尿液中携带5.5% m.14459G>A突变。

团队为患者进行了充分的病情评估与知情同意,夫妻最终选择PGT-MT助孕。本次周期共获6枚卵子,形成3枚囊胚,经团队前期自主研发的新型SeqStudi基因测序检测,仅1枚囊胚m.14459G>A突变为“零”。2023年11月1日,夫妻选择移植这枚“零”突变胚胎,成功获得妊娠。孕中期羊水穿刺细胞未检测到m.14459G>A突变。2024年7月8日,孕38+2周顺产分娩一女婴,新生儿健康状况良好,脐带血检测仍为“零”突变。胚胎植入前-产前-产时三次检测,三重保险,最终助力随机母系遗传、复杂致病性m.14459G>A携带者妈妈诞生健康子代。

曹云霞、纪冬梅的线粒体研究团队自2012年开展线粒体遗传病阻断研究以来,2018年开设了全国首个线粒体遗传病生育咨询门诊,建立了线粒体遗传病生育队列,现已开展五十多例PGT-MT助孕,已有十多例获得临床妊娠。此次,是国际上首位m.14459G>A突变携带者妈妈通过PGT-MT技术诞生健康宝宝。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