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脊椎所三项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
|
2024年7月17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公布了“2023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入选名单,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都理工大学、云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完成的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入选。其中,由古脊椎所主持完成的三项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中国发现新的鸟翼类恐龙和侏罗纪陆相动物群
古脊椎所研究员王敏团队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合作完成的有关福建省内中生代地层和古脊椎动物的研究成果,报道了世界上侏罗纪最晚期和地理位置最南的鸟翼类恐龙-奇异福建龙,这是福建省内首次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同时发现大量其它脊椎动物,并结合年代地层和生物地层等工作,建立距今1.48~1.5亿年前的陆相生物群“政和动物群”,是目前全球已知侏罗纪最晚期,地理位置最南的保存有鸟翼类的动物群,为研究东亚地区晚中生代时期陆相生态系统的演化提供了新的窗口,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有关鸟类的起源和演化长期以来都是演化生物学讨论的重点,鸟类至少在晚侏罗世就和非鸟类兽脚类恐龙发生分化。学术界将“包括所有鸟类,但不包括恐爪龙类的最广义类群”定义为鸟翼类(Avialae),而鸟类(Aves)则指的是现代鸟类及其近亲。因此,侏罗纪的鸟翼类对研究鸟类的起源、关键形态和生物学特征的演化至关重要。已知的侏罗纪鸟翼类仅有近鸟龙和其相似物种,不仅物种数目稀少,而且地理分布单一,这与白垩纪早期出现的大量鸟类在时间上有长达三千万年的空白,本研究确定了福建龙是目前已知地理位置最南的侏罗纪鸟翼类,弥补了鸟类起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部分空白。
基干有颌类与有颌类冠群特征组合的深时起源
古脊椎所研究员盖志琨团队发现4亿多年前的“甲胄鱼类”在系统分类上属于有颌类的基干类群,有效地记录了现生有颌类特征组合逐步演化的过程。通过对中国盔甲类和4.58亿年前奥陶纪显褶鱼等世界其他甲胄鱼类的系统梳理,建立了有颌类脑颅早期演化序列;大庸鱼头甲内淋巴孔的发现,指示了脊椎动物开放的内淋巴管系统可能早在奥陶纪就已经出现,代表了有颌类的原始状态;在广西早泥盆世特异埋藏生物群中发现的首个完整保存尾鳍的盔甲鱼类——九尾狐甲鱼,研究表明:盔甲鱼类拥有典型的下歪尾,尾鳍还具有9个手指状的分叉,是原始的叉形尾,解决了盔甲鱼类头后身体解剖这一困扰学术界的百年难题。同期法国科学院院士Philippe Janvier 亮点评述文章评论说,新化石的发现最终证明了盔甲鱼类的尾鳍是下歪尾,与有颌类的上歪尾结构相反。从下歪尾到上歪尾的转变可能发生在奥陶纪时期,这无疑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一次重要革命。游泳速度分析结果表明盔甲鱼类是一类游泳能力较强的快速游泳者,它的巡航游泳速度甚至要比一些更进步的有颌鱼类还要快,从而否定了传统的“积极的捕食策略倾向导致有颌类起源”假说。
古DNA揭示青藏高原5100年来人群遗传演化历史
人类何时在青藏高原定居,如何适应高海拔环境,一直是学界关注而富有争议的课题。古脊椎所研究员付巧妹团队用覆盖整个高原地理区划29个遗址89例人类古基因组,呈现青藏高原5100年来人群多元融合而相对连续的遗传结构,为解答上述问题提供独有证据。
研究揭示高原人群均携有以东亚北方成分为主的独特高原遗传成分,具长期遗传连续性,且在距今2500年以前显示明显群体结构差异。4700年前,高原东北部人群与黄河流域粟作农业人群发生遗传混合;3400年前,高原南部、西南部人群显示高度遗传相似性,揭示沿雅鲁藏布江出现人口扩张现象;历史时期,高原中部、东南部人群受到南部、西南部人群的明显遗传混合影响,与区域性政治实体的兴衰高度相关;近700年来明显受到东亚低海拔人群的持续影响,塑造现有高原人群遗传结构。
研究还发现高原人群适应高海拔低氧环境的关键基因EPAS1并非直接来自丹尼索瓦古人类,最早出现在高原东北部5100年前的宗日人群中,分布频率逐渐升高,揭示了适应性基因在高原人群中的强烈正选择作用。该研究为解析青藏高原人群的来源、形成过程和环境适应性机制,深入理解人类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被《自然》评述文章评价“绘制出青藏高原先民来源的复杂图景”。
相关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d558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