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我们深邃空间团队研发的三维扫描仪,可以建立地下管廊的数字孪生模型,为管廊的可视化监管和运维提供可靠数据。”近日,一支由杭州大学生组建的团队研发出了一款专门针对地下空间建模的三维智能多模态扫描仪,为解决地下空间安全问题提供了新方案。
所谓“地下管廊”,就是将电力、通信、燃气、污水、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一体的地下综合走廊,是现代城市的地下“生命线”。“让城市的‘生命线’健康平稳安全运行,是我们的共同愿望。我们团队成立的初衷就是依托自身所学,为地下空间事故灾害的预防和救援贡献一份力量。”团队负责人陈飞扬在接受采访时说。
深邃空间团队的15位成员均来自中国计量大学,涵盖了电子信息、电气、测控、自动化等多个专业。
“我们希望通过研发这款扫描仪,能够帮助解决地下空间治理维护过程中的一些难点,例如空间狭小、路径复杂、地形特征高度重复等,从而提高地下空间治理的效率和安全性。”陈飞扬说。
传统数字化建模手段精度低、实时性低,且在地下空间建模效果差,难以满足地下建模需求。深邃空间团队研发的这款扫描仪采用多模态数字化建模技术,融合了深度摄像头、惯导系统、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器的数据,大幅度提高了最终建模精度,实现了对地下空间的高精度、高效率建模。
目前,团队已与国网金华供电公司合作,运用这款扫描仪进行了实地作业,取得显著成效。扫描仪通过实施扫描建模,在管廊路段提供了高密度的点云数据,为地下管廊治理维护节省了3个月时间,也为安全作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深邃空间团队还对人防体验馆、学校地标建筑等场景开展了数字化建模尝试。“我们不会止步于现在的建模效果。”陈飞扬说,“目前,我们的扫描仪已经通过搭载机器狗、无人机等设备,实现了高精度自主作业和灾害预警,但是更快、更准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将继续创新改进升级技术和产品,希望能用科技护航‘生命线’,让智慧城市更安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